首页 > 武汉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高校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高校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

职位:2024招聘
发布时间:2024-04-16
工作地点:武汉
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
职位类型:全职
专业标签:临床医学 中药学 生物科学 药学 中医学 基础医学 化学 植物生产 法学 地质学 地质类 生物医学
职位描述
湖北中医药大学2024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共计47个岗位,招 若干人

发布时间:2024-04-16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工作地点:武汉

五险一金 租房补贴 科研资金


湖北是神农故里,李时珍的故乡,中医药文化重要发源地。湖北中医药大学是全国文明单位、 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是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是我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湖北省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是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我省第一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省属高校;是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项目建设高校,湖北省 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湖北时珍实验室是全国中医药领域首个省级实验室,第10个湖北实验室。实验室由学校牵头组建,依托武汉市人民政府建设,依托学校运营管理。实验室坚持 面向健康、面向中医药、面向湖北 ,聚焦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健康,立足湖北省中医药资源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优势,重点围绕老年健康重大基础性问题,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揭示老年病发病规律与科学内涵,制定老年病防治方案,促进老年病防治大健康产品开发与相关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人口老龄化应对能力,助力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引领湖北省中医药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学校建有1个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老年脑健康中医药防护技术与新产品研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重点研究室,1个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1个针灸治未病国际合作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及其他15个省级、武汉市科研平台。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肝病基地、国家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的依托单位,是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研究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湖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



01招收条件
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
02招收计划及要求
一、博士后

合作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及团队简介主要研究方向招收计划招收条件联系人

学科或专业要求

其他要求

王琦教授

王琦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四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王琦书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教育工作60余年,构建并完善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中医健康医学、中医未病学六大学术体系,开拓了中医原创思维新领域。发现并证实中国人的九种体质,开创人类体质分类模型研究,创建体质辨识法,成为首个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中医内容,制定首部体质辨识团体标准,发起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中医体质学构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被评为新时期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中医体质量表》被翻译16种语言推广至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广泛国际影响,实现并保持我国中医体质学研究在国际的首创和领先地位。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9项,发明专利20项,研发国家新药2项。主编专著96部,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中文论文500余篇,SCI论文60余篇。先后培养博士后20名、博士研究生77名、硕士研究生66名,国家级学术传承人10名,各省市师承人员98名。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首都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树兰医学奖等荣誉。

1.中医体质原理与分类辨识方法研究;

2.体病相关与慢病防控研究;

3.体质干预与评价研究;

4.中医体质与老年病学研究;

5.中医体质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研究

2

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生物学及相关前沿医药领域

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助力合作导师团队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能适应多课题、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CR2区及以上或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SCI杂志发表论著2篇,或主持省部级(含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1项,或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排名前3位,含课题负责人);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

1.团队王老师18611862695,邮箱wanghuaiyuelva@

2.中医学院裘老师027-68899091;

3.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黄璐琦教授

黄璐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和分子生药学的研究工作。作为中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牵头编制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组织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提出并发展了 分子生药学 和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和中药材鉴别新方法,使分子鉴别方法首次收载于国家药典。

中药资源与分子生药学

1

中药学、药学、生物学、遗传学等相关专业

博士期间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2篇。

1.药学院康老师027-6889010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陈士林教授

陈士林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CGCM(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教育部 changjiang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 创新团队负责人、岐黄学者、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NaluT Planls、Nalure Communicalions、PNA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团队科研经费充足,实验室氛围融治,工作环境自由,鼓励按照兴趣开展原创性研究,拟招收中药新药筛选与评价方向的优秀人才。

中药新药筛选与评价

2

药理学、药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

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和申报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1.药学院康老师027-6889010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仝小林教授

仝小林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有机融合中医 调态 西医 打靶 策略,首提 态靶辨治 ,重新构建新的中医诊疗体系,重新构建现代本草。研发了针对糖尿病不同阶段的有效治疗方药,系列成果被纳入国际、国内中医专病指南等。针对影响中医药疗效的关键因素 方药剂量,创建了中医方药量效学科,为合理用药提供了剂量规范和科学依据,显著提高了急危重症疗效。荣获中宣部等授予的全国 最美科技工作者 ,人社部等授予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中共中央等授予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的 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等荣誉称号。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肥胖等相关代谢性疾病中医药临床与基础研究

1

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生物学及相关前沿医药领域

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工作;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CR2区及以上或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SCI杂志发表论著2篇,或主持省部级(含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1项,或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排名前3位,含课题负责人);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

1.附属医院曹老师027-88929063;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王阶教授

王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第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第四、五、六届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及省部级奖8项,及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奖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6项,发表论文489篇,SCI73篇,总他引频次12334,主编著作14部。本团队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心血管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病证结合关键技术实验室,其中心血管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病学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心血管病证结合关键技术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具有临床、科研和成果转化等平台优势,现已培养博硕士103名、博士后25名。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活性成分与质量评价,分子生药学研究

2

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招1人;中药学招1人

1.团队刘老师18810550395,邮箱:liuchao290@

2.中医学院裘老师027-68899091;

3.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杜昱光教授

杜昱光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糖生物工程课题组组长、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从事糖链合成生物学糖工程研究30余年,已主持及参加的国家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 十三五 科技攻关、国家 86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40余项科研项目。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10余项。

中药多糖糖链解析及生物糖组学数据挖掘

2-3

糖生物学和分析化学

具备中医药及生化药物相关基础,或具备分子对接模拟及AI人工智能大数据研究基础者优先

1.基础医学院金老师15952519028;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刘保延教授

刘保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全国第二届 争先创优奖 获得者;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临床研究与大数据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组织构建了针灸临床效果评价的体系、提出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研发了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提出了辦证论治个体化诊疗临床评价的思路和方法,主持开展的针灸治疗妇女压力性尿失禁、难治性便秘等10余项临床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二等奖2项牵头、二等奖1项排名第4;一等奖1项排名第9);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针灸临床研究与大数据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

1

针灸推拿学(针灸方向)

1.附属医院曹老师027-88929063;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彭金咏教授

彭金咏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4-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多次入选世界前2%顶尖科学家职业生涯榜和年度人物榜、中国药学学术影响力百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任国家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产品开发与培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理与毒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天然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及分子机制研究

2

中药药理学

英语六级,发表过较高水平的SCI科研论文,需全职脱产学习

1.药学院康老师027-6889010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李平教授

李平教授,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二级研究员;现任中日友好医院科研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免疫炎性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临床疗效评价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届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与基础研究40年,先后主持承担国家973、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撰写学术著作12部,主编学术著作6部。获国家留学归国成就奖、十一五执行计划突出贡献奖;卫生部突贡专家、中央机关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现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师承等两个大团队。依托研究平台: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科、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拥有3000平米实验区,可容纳400人开展实验研究,能够为博士后基础研究工作提供良好保障。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评价和相关机制研究;重点侧重慢性肾脏病以及肝病、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

2

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

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较好的科研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文章或承担过科研项目

1.团队赵老师18311291677;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屠鹏飞教授

屠鹏飞教授,国家杰青,岐黄学者,长期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和新药创制、中药资源和质量控制研究。团队从中药复杂体系精确分析与高效分离、基于类器官芯片和斑马鱼模型的中药活性成分高效筛选、中药直接作用靶点鉴定与分子机制研究等方面建立了国际领先的技术体系和研究平台,阐明100多种常用中药的药效物质,揭示了20多种中药药效成分的直接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

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

2

中药化学生物学

申请人主要从事中药(天然药物)化学或药理学研究。系统掌握中药化学或药理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技能,在中药化学或药理学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1.药学院康老师027-6889010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方邦江教授

方邦江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首届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 岐黄学者 、国家教育部 changjiang学者 。

近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科研奖励10余项,以课题负责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国际重症医学权威期刊等中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12部、全国规划教材13部,专家共识、指南与诊疗方案26部、发明专利11项。

中西结合治疗重症感染与耐药菌感染临床与基础研究;重症脑病中西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

2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材料学、生物技术工程、兽医学、药学、药理、化学等

须发表有SCI文章,具备相关的实验技术能力

1.中医学院裘老师027-6889909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郭兰萍教授

郭兰萍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奥地利Innsbruck大学访问学者。中组部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 岐黄学者 等荣誉。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重点学科带头人,科技部重点领域 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 负责人。主要从事中药道地性及品质保障、中药材生态种植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在Plant Physio、J Hazard Mater等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著作12部。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3项。获得专利及数据库软件22项。主持或参与建立中医药团体标准300余项。

中药生态农业

2

中药学、生物学、遗传学、农学、园艺学等相关专业

博士期间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2篇。

1.药学院康老师027-6889010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魏玮教授

魏玮教授,男,1963年2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师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首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科主任,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高水平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疾病)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工程 岐黄学者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创会会长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创新团队、国自然区域联合重点等10余项,获发明专利3项,主编著作7部,发表论文250余篇。获国际胃肠电生理协会学术最高奖 Alvarez Award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项。

中医药防治脾胃病

1

临床医学、药学、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

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及以上(影响因子5分及以上);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1.附属医院曹老师027-88929063;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胡凯文教授

胡凯文教授,男,1964年8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肿瘤绿色治疗学创始人,首都名中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学系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负责人,兼任北京绿色医疗新技术产业联盟理事长、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北京经济开发区 新创工程 亦麒麟 领军?才、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国际低温生物学会会员,《医药导报》编委,《中华肿瘤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主持、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2部、主编著作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获国际冷冻外科学会 杰出贡献奖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国际冷冻外科学会 特别贡献奖 、北京地区百名优秀青年医师称号等荣誉。

中西医结合肿瘤

1

中西医结合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及以上(影响因子5分及以上)

1.附属医院曹老师027-88929063;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刘成海教授

刘成海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主任与首席研究员(技术二级)。主要从事慢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卫生健康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浦东新区 明珠领军人才 等。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用药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技专项与支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8项,其他省部级重点项目等4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2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第一负责人获得成果转化2项。至2022年底,第一与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62篇,SCI收录106篇。出版主编专著4本。培养已毕业或出站的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61名。研究方向: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医学与药学相结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中草药致肝损伤的风险因素与毒理机制。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病

1

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学、生物学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及以上。

1.附属医院曹老师027-88929063;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姚魁武教授

姚魁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临床学系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秘书,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称号,首届中央国家机关 青年五四奖章 获得者。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研究

2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1.中医学院裘老师027-6889909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刘宁宁教授

changjiang学者领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建设国家级肝脏疾病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博士后合作导师刘宁宁教授,在免疫微环境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做出突出成果,阐明了肝癌免疫抑制的分子机制,揭示了Kupffer细胞极化状态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了肝癌免疫治疗的新型靶标。以第一作者在Gut(2022),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连续三年获得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年会优秀海报奖。

肝癌炎癌转化的免疫调控及中药防治作用机制;肝脏疾病糖脂代谢的调控机制及中药防治作用机制;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中药学、中医学、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

1.至少发表一篇高水平SCI论文;

2.擅长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及各种小鼠模型,具备肝脏疾病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1.课题组邮箱:nnliu0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王晨光教授

王晨光教授,教育部changjiang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特邀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卫生法研究中心及药事法研究所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法律顾问。曾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法律顾问,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新冠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联防联控机制疫苗专班专家。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与会及发言专家。

医药卫生法学

2

法学、药品监管

1.医学人文学院鲍老师027-6889137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何庆勇教授

何庆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伤寒论教研室主任,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国家万人计划 国家(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经典临床分会副会长。北京国际经方大会主席(2020至今),主持或参与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6篇,在Current Problems in Cardiology、Front Cardiovasc Med、Int J Cardiol、Gene等杂志上发表SCI文章36篇(单篇/通讯作者最高IF 16.5)。Front Cardiovasc Med《中医杂志》英文版等20余杂志编委/审稿人/专栏主编。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奖12项。参与获批冠心病新药1项,院内制剂临床批件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6项)。作为主要执笔人或专家组成员制定行业标准9项,其中国际标准1项,独著/主编著作20部。本团队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伤寒论教研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证结合三级实验室心血管病证结合关键技术实验室。

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经典与心血管疾病

2

中西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

1.中医学院裘老师027-6889909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兰青山教授

兰青山主任中药师,现任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中国中药公司中药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导师。主持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课题多项,获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专利10余项。《中国现代中药》编委会副主任,《中药科技前沿》主编。主持《中药饮片图鉴》编撰及发表论文20余篇。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中联态靶辨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扶阳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团队从事附子产业实践和科学研究20余年,曾出版《中国附子》,主要成员:王继永,博士,主任中药师。陈彦琳,主任中药师。周海燕,博士,主任中药师,杜杰,副主任中药师。高永坚,副主任中药师。

附子炮制工艺、煎煮时间与增效减毒的关系

1

中药化学

1.药学院康老师027-6889010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曾宪涛教授

曾宪涛教授,男,1984年11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湖北省杰青;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南医学期刊社社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写入欧美指南及权威专著、国家级规划教材,H因子32;主编专著/教材11部;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5种SCI及9种核心期刊执行主编、副主编、编委;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核心成员)、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等。

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人体微生态与系统性疾病

1

中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

发表SCI论文1篇及以上,中文核心期刊2篇及以上。

1.附属医院曹老师027-88929063;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二、科研团队

岗位编号招收单位招收计划招收条件联系人

学科或专业要求

学位

年龄

其他要求

2024BH22

基础医学院-老年脑健康中医药防护技术与新产品研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团队

2

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1.基础医学院丁老师027-68890123;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2024BH23

基础医学院-中医药微生物组与营养代谢研究团队

3

生物信息学、药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24

基础医学院-中医药防治生殖系统疾病研究团队

1

生物学、中西医结合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25

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团队

3

医学、生物科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近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及以上,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1篇,影响因子 3.0。
1.中医学院裘老师027-6889909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2024BH26

中医学院-中医疫病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

2

医学、生物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27

针灸骨伤学院-针灸学科研团队

2

中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1.针灸骨伤学院余老师027-6889137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2024BH28

药学院-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

2

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中药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1.药学院康老师027-68890101;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2024BH29

药学院-中药资源评价与组学研究团队

2

中药学、药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数据分析、分子生物学、基因转录调控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30

药学院-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及创新药物研发团队

2

中药学、药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31

药学院-本草合成生物学团队

2

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32

药学院-本草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团队

2

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资源化学、药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学、植物学、生物信息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33

药学院-中药资源研究团队

2

中药学、药学、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矿物学或晶体学等相关学科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有晶体结构解析基础。

2024BH34

药学院-中药活性物质及开发应用团队

2

中药学、药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35

药学院-中药防治肝脏疾病研究团队

1

中药学、药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36

药学院-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

1

中药学、药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37

检验学院-纳米科技中心研究团队

2

医学、药学、化学、针灸学、分析化学、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1.检验学院贾老师18986088132;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2024BH38

附属医院-中医老年病学学科团队

1

中医老年病学、分子生物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1.附属医院曹老师027-88929063;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2024BH39

附属医院-中医药防治肝病研究团队

1

不限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具有优秀创新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2024BH40

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1

中西医结合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41

附属医院-肾脏病防治及中医药传承创新研究团队

1

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临床医学、生命科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42

附属医院-肾病学科研究团队

1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1篇SCI。

2024BH43

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防治胃肠病研究团队

1

中医脾胃、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44

附属医院-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团队

1

中医学、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45 附属医院-中医儿科内分泌疾病研究团队 2
中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或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及以上影响因子 3.0科研论文。

医学相关专业,专业背景应与研究方向相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1.具备中医学和儿科学的知识基础将被加分项;

2.有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研究经验,特别是在小儿内分泌疾病领域有临床实践经验或参与过相关基础课题研究的申请者将受到重视;

3.应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科研能力,有发表SCI论文的经验和能力。

2024BH46

附属医院-推拿学临床教研室

1

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专业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2024BH47

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中医学、中药学

博士

35周岁及以下

1.团队石老师13807156335;

2.人事处(校博管办)方老师027-68890039

03待遇与发展
1.基础薪酬。学校、附属医院给予每年20万元∕人的薪酬(税前,含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按月发放。

2.租房补贴。学校、附属医院给予每月3000元∕人的租房补贴。

3.绩效薪酬。在站工作期间取得的科研、教学等业绩成果,享受学校师资同等绩效奖励;附属医院招收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间视工作情况给予绩效薪酬。

4.科研津贴。鼓励合作导师、课题组及设站学院为在站博士后提供科研津贴。

5.资助期限。基础薪酬、租房补贴的资助期限不超过3年(从取得主管部门进站批复当月起算)。

6.学校提供10万元经费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在站期间,聘任到湖北时珍实验室研究人员,由湖北时珍实验室发放薪酬,聘任期间根据科研成果额外进行绩效奖励。

8.政策资助。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标准:A档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8万元;B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C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万元。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标准:A档资助标准为每人10万元,B档资助标准为每人6万元,C档资助标准为每人4万元。在站期间,可申请入选香江学者计划,资助72万元。申请入选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资助72万元。

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资助8万元;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资助18万元;入选湖北省博士后尖端人才引进计划,资助40万元;入选湖北省博士后优秀人才跟踪计划,资助15万元;入选湖北省博士后卓越人才跟踪培养计划,资助30万元;入选湖北省博士后创新研究岗位,资助6万元;支持申报武汉市博士后人才倍增行动计划。
04报名方式
1.自发布公告通知之日起至招收到合适人选为止,报名人员通过湖北中医药大学人事处网站进入湖北中医药大学招聘网(21***.22[点击查看]) 博士后 板块进行在线报名。

2.报名人员须通过湖北中医药大学招聘网上传以下材料:(1)学历、学位证书及复印件,暂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需提供博士毕业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或《答辩决议书》;(2)已发表文章的复印件;(3)专家推荐信和其它可证明本人能力及水平的相关资料;(4)注明感兴趣研究方向。

3.初选合格者电话或E-mail通知本人参加面试。
05进站流程
学校全年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随时接受报名并组织进站考察遴选。

办理进站流程:

rs***.cn[点击查看]
06联系方式
学校博士后工作管理办公室联系人:方老师;电话:027-68890039;李老师;027-68890038;(来电时请说明是在看到的信息)

邮箱:hbtcmzp@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6号湖北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详细内容请登录湖北中医药大学网站或湖北中医药大学人事处网站查阅。


学校简介
人才培养学校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和35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湖北省 国内一流学科 培育建设学科;拥有4个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4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有5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1个省级重点专科。临床专科建设成效明显,肝病科、肾病科进入国家区域诊疗中心行列。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和医学技术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药学和公共管理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建设学校拥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8项。

人才师资学校拥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4人;changjiang学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 专家1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1人;拥有一批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青年岐黄学者、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拥有一批湖北名师、湖北中医大师、湖北中医名师、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1名教授家庭入选全国教育世家,拥有一批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湖北省道德模范、全省师德先进个人、 荆楚好老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8人。

国际交流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和留学生教育。积极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 一带一路 ,纳入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选派教学、科研及临床骨干出国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协作和科研合作。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有 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人员对外交流基地 和 中-马(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 。学校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选派中医专家赴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积极承建中国(湖北省中医院)-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本 阿克隆医院)中国 中医中心 建设合作项目。

弦歌不辍六十五载,砥砺奋进再谱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 双一流 建设,顶压奋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中医药大学新征程上阔步前进,努力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贡献,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医药力量。

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待您的加入!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登录打开APP 查看全部

上一条:[武汉]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条:[武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相关招聘信息:

[新疆]库车市第二人民医院 影像学医师(2024-04-16,其它) [新疆]库车市第二人民医院 麻醉科医生(2024-04-16,其它) [河南]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预聘|长聘制岗|优秀博士|师资博士后(2024-04-16,其它) [浙江]临海紫阳老年医院 临床执业护士(2024-04-16,其它) [浙江]临海市医疗卫生单位 2024招聘(2024-04-16,其它) [四川]德阳市人民医院 介入科(2024-04-16,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