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汉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前程无忧(51JOB)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前程无忧(51JOB)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武汉]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职位:工艺工程师(电喷)
发布时间:2025-07-07
工作地点:武汉
信息来源:前程无忧(51JOB)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专业1:化学
专业2:有机化学
福利:方案 年假 节假日
职能类别:材料工程师
岗位职责:
1.能够利用电喷(EHD)技术,实现精密点胶、超薄/均匀薄膜喷涂及功能性材料的高精度打印工艺开发与应用;
2.针对客户需求进行电喷喷印工艺可行性测试、参数优化与验证,输出专业测试报告并提出改善方案;
3.配合机械、电气、软件等研发工程师协作,为新设备/功能提供工艺需求输入,参与设备调试与工艺试验;
4.需去客户现场进行设备交付、技术售后问题处理等;
5.深入了解EHD技术的技术特点,跟进行业发展,总结工艺问题点,为研发方向做技术储备。

任职要求:
1、材料、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扎实的化学/材料基础,理解功能材料特性;学习能力强,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3、优秀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系统性解决问题能力;
4、良好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协作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富有团队精神,能够接受适当出差。

面试时请提供过往期末成绩单及绩点,并带上日常/节课作业仅供面试官参考。

福利:
五天七小时工作制 + 入职缴纳五险一金(高比例)+ 社会司龄年假及公司年假(双年假)+ 免费班车 + 节假日人均 500 元福利 + 员工定期体检 + 每周定期下午茶+齐全的员工关怀体系等

本岗位为兄弟公司“武汉芯力科技术有限公司”招聘(芯力科是由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孵化成立,因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受到众多优质投资方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推动,最终独立成公司运营发展)
现工作地点: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里沟南路8号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
未来工作地点:筑芯产业园(陆续搬迁中) 公司简要介绍:
公司名称: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合资
公司规模:150-500人
公司介绍: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由华中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发起,并于2018年9月获工信部批准建设。

创新中心面向国家战略和支柱行业,聚焦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分析、数字化制造等方面关键共性技术,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能力平台,为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关键领域研发核心工业软件和核心工艺装备,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形成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网络”的方式组建。以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运行主体,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联盟为基础,以网络和地区中心为辐射平台。

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是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营的主体。2018年5月,公司完成***轮增资扩股,引入本领域引领型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及多元化社会资本。增资完成后,公司股东共15家,注册资本达1.4亿元人民币。周济院士、李培根院士、柳百成院士、丁汉院士、谭建荣院士等任公司首席科学家。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联盟由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一汽集团等国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最优势力量单位联合发起,于2018年3月29日正式成立。联盟吸引汇聚了来自全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骨干企业共73家会员单位,覆盖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内全国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联盟理事长和常务副理事长分别由李培根院士和柳百成院士担任。依托联盟,创新中心成立了以柳百成院士为主任委员,林忠钦、谭建荣、丁荣军、李德群、黄庆学等院士为副主任委员,共22名***专家组成的的专家委员会。

网络与地区中心是创新中心的辐射平台。创新中心将利用股东在各区域已有的技术成果转化基础,争取当地政府资源支持,建设华中总部基地和华北(面向模拟仿真)、华东(面向汽车产业)、华南(面向智能制造产线/车间)和华西(面向航空航天产业)区域分中心和网络节点,形成覆盖全国重要工业和经济区域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网络。

创新中心针对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航空航天飞行器、航天火箭、汽车、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能源及海洋重大装备等国家战略和支柱产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发展重大需求,构建重点用户、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中心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将会为我国制造产业创新体系带来三个深刻的转变:一是打造新型创新链,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二是打造新型产业链,源源不断为企业供给核心技术,助力传统优势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打造创新生态体系,塑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最终打造涵盖技术、人才、平台、政策以及国际合作等要素互动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我们的目标和使命

引领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掌握一批精密、复杂大型零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关键使能技术;

促进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链条,形成市场化成果转移扩散机制,加快创新成果大规模商用进程;

打造制造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委托研发、标准研制和试验验证、人员培训等公共服务;

加强制造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等多层次创新人才,探索国际创新合作新模式。

登录打开APP 查看全部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武汉]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