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中南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南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江苏]江苏理工学院

职位:2024招聘
发布时间:2024-05-22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中南大学
职位类型:全职
专业标签:建筑学 环境科学 电子信息 机械类 教育学 生物医学 材料类 交通运输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经济学 法学 金融学 统计学 外国文学 设计学 美术学 心理学 地理学 汉语 旅游管理 图书档案 光学工程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 体育学 计算机 生物科学
职位描述
江苏理工学院
发布时间:2024-05-22
江苏理工学院2024年人才招聘简章一、学校简介
江苏理工学院坐落于“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是江苏省与常州市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办学基础设施完备,教学科研条件完善。学校现有各类校舍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亿多元,中外文藏书198万多册。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多人(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1200多人。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部等20多个教学科研单位。

学校深入实施高水平师资引培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00多人,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近800人、博士学位人员6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近50%,“双师型”教师占比近50%。现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曾宪梓教师奖7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学校现有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突出贡献专家”“双创人才”“外专百人”“特聘教授”“333工程”“教学名师”“青蓝工程”“优青”等200多人次,省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12个。获批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指导中心和省制造业人才研究基地。

学校实施学科强基创优工程,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布局持续优化,学科优势较为鲜明。现有学科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省“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学科12个,“工程学”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色,形成了教育学、机械工程等一批引领性学科,打造了“职业技术教育”“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亮点。

学校聚焦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链创新,推进产教融合、职普融通,专业布局更为优化和协调发展。现开设68个本科专业,招收教育、机械、资源与环境硕士研究生。现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含一流、特色专业)10个和省级专业建设项目29个,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江苏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虚拟仿真教研室1个。学校基于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建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学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2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和智能医疗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学院等校级现代产业学院9个。

学校深入实施科研创新攀峰行动计划,加强协同创新,科技创新贡献度持续提升。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三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行业科研成果奖160多项;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0多项,横向科研课题2100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600多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0多篇;现有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4个,市厅级科技创新平台26个,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得到省委领导批示或被省政府采纳,获评江苏省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全面推进校城融合发展,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城融合发展“江理工模式”。与常州市共建江苏省唯一的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获批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研究所,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样板高地建设。聚焦常州市主导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建有常州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与装备研究院、常州智能控制与制造系统研究院、常州新能源之都发展研究院、常州市家庭教育研究院、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等多个科研智库平台。与常州市知名企业共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创新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基地”等多个省级教学平台。学校积极实施“校城融合+”,与省内外10多个市(区)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基地230多个、研究机构40多个。获常州市推进“五大明星城”建设先进集体、实施“532”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等表彰。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经典卓越的现代化新校区,聚力成为区域一流应用型人才供给的主阵地、人才的集聚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融合发展的示范地和文化传承的创新地,以走在前、做示范的责任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团结奋斗!
二、招聘学科

单位名称学科要求学历学位 联系人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方向),工业设计工程,设计艺术学,设计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医学工程 博研 博士 康院长0519-86953201ksp@ ;tctzprsc@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生物信息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博研 博士 俞院长0519-86953222dxyy@;tctzprsc@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博研 博士 景院长0519-86953240jzjing@;tctzprsc@

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与化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博研 博士 梁院长0519-86953261610424266@;tctzprsc@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博研 博士 叶院长0519-869538011521397244@;tctzprsc@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智能车辆控制方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博研 博士 张院长 0519-86953689zlc@;tctzprsc@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学(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表面改性、焊接、金属增材制造),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表面工程) 博研 博士 欧院长0519-86953281oujunfei_1982@;tctzprsc@

管理学院 会计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博研 博士 袁院长0519-86953304yfq321@;tctzprsc@

经济学院 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电子商务方向) 博研 博士 李院长0519-86953882lxd@;tctzprsc@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 博研 博士 张院长0519-86953341zhangxin@;tctzprsc@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方向),美术学(美术教育,美术史,文化产业方向),美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方向),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 博研 博士 朱院长0519-8695336238781388@;tctzprsc@

教育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家庭教育学),教育学原理(德育),应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博研 博士 李院长0519-86953381lidefang@;tctzprsc@

文化与旅游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方向),信息资源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农村发展,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人文地理学 博研 博士 演院长0519-86953402yankewu@;tctzprsc@

数理学院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光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光电方向) 博研 博士 孟院长 0519-86953411fjmeng@;tctzprsc@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博研 博士 高院长0519-86953521hz1972@;tctzprsc@

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博研 博士 易书记0519-86953503yf@;tctzprsc@

职业教育学部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博研 博士 臧院长0519-86953537zanghanks@;tctzprsc@

智能控制与制造系统研究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物理电子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博研 博士 徐老师0519-86953100tctzp@;tctzprsc@

生物信息与医药工程研究所 生物信息学 博研 博士 徐老师0519-86953100tctzp@;tctzprsc@

资源环境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博研 博士 徐老师0519-86953100tctzp@;tctzprsc@

三、引进人才类型与类别
(一)人才

引进的人才受聘“中吴菁才”,人员实行岗位聘用制,分为院士、中吴学者、中吴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教授五个层次。基本条件分别为:

1.院士。两院院士或发达国家外籍院士。

2.中吴学者

(1)A类

教育部“**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计划”入选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教学名师)、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排名第 1)获得者、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第 1)、江苏省“*** 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或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等。原则上50周岁以下。

(2)B类

国家“**计划”入选者(创新类);或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终身)教授或相当职位,或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等。原则上50周岁以下。

3.中吴特聘教授

(1)A类

国家“青年**计划”入选者、教育部“**学者”青年项目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等;或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副教授(终身)以上职位或相当职位,或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等。原则上45周岁以下。

(2)B类

中科院**计划入选者、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 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及同层次水平的人才等;或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助理教授以上职位或相当职位,或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等。原则上40周岁以下。

(3)C类

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获得者、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或具有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或具有3年以上海外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或在本学科领域国际顶级刊物发表一定数量的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论文,已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或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等。原则上35周岁以下。

(4)D类

海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助理教授以上职位或相当职位;或国家**计划(企业类)人选。每年来校工作2-3个月。

4.学科带头人

具有正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中的第(1)条及(2)-(5)中的两条:

(1)近5年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青年项目除外);

(2)近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上(排名前三)或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3)获国家级科研奖励二等奖以上(排名前三)或近5年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以上(排名第一);

(4)主持获批国家级专业或课程建设项目;

(5)近5年聚焦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件且转化金额不低于50万元;或近5年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议获省部级主要领导正面批示1件以上;

5.教授

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称、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中的第(1)条及(2)-(6)中的两条:

(1)近5年主持1项以上国家级 (青年项目除外)或2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资助项目;

(2)近5年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研奖励(排名前三);

(3)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前三,一等奖排名前二,二等奖排名第一)或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二等奖以上(排名前五)。

(4)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及以上或重点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及以上;

(5)主持完成省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或主持获批省级以上专业或课程建设项目;

(6)近5年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3件且转化金额不低于25万元;或近5年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议获市级主要领导正面批示1件及以上。

(二)优秀青年博士

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副高职称可放宽到45周岁),符合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需求,科研能力较强,能胜任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成果达到当年度优秀青年博士评价标准。优秀青年博士具体分为A、B、C三类,相关评价标准根据学科类别拟定,动态调整。

(三)高技能人才

第一层次:获大国工匠、中华技能大奖、省“大工匠”等优秀高技能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第二层次:获全国技术能手、省“工匠”、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等优秀高技能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第三层次:在世界500 强企业或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的项目经理或技术主管,有5个以上大型项目实施经验,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

(四)创新团队

1.创新团队的学科领域应符合我校学科建设布局规划需要,成员组成一般为6人左右。

2.创新团队领军人才一般应是知名学者(省级以上人才或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学术造诣深厚,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成果。

3.创新团队成员有一定的学术造诣,与团队领军人才学科关系密切,原则上需具有博士学位。
四、引进人才待遇

人才类型安家费(万元)科研启动费(万元)协议年薪(万元)配偶及子女

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

中吴菁才院士 面议 面议 协助解决配偶安置及子女入学问题

中吴学者A类 300 ≥800 ≥160 150

B类 200 ≥600 ≥140 100

中吴特聘教授A类 100-120 ≥500 ≥80 80

B类 80-100 100 40 40

C类 60-80 40 15 30

D类 标准为1-2万/月;海外人员每年可报销2次往返经济舱机票;学校提供短期公寓住房;提供必要的实验用房和仪器设备。

学科带头人 100-120 50 20 40-50  协助解决配偶安置及子女入学问题

教授 70-90 30 15 结构性工资

优秀青年博士A类 50-85 20 10 紧缺学科酌情安排配偶工作

B类 30-60 15 8

C类 20-50 10 5

高技能人才 20-50 10 5

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待遇面议 ≥300(含实验室建设费) 团队成员(博士及以上)的个人待遇根据其实际水平参照人才引进各层次待遇执行 

特殊人才 参照优秀博士待遇一事一议

补充待遇:

1.学科带头人及以上人才授予中吴菁才称号,待遇可一事一议。

2.优秀青年博士安家费根据A、B、C类基准可适当增加10-35万元。

3.属于省级重点(培育)建设学科、校定紧缺学科引进的A类博士,入职后可直聘副教授岗位,聘期三年,享受副教授工资津贴待遇。聘期内不受资历限制,根据业绩及外校同行专家鉴定结果综合评审,优先评聘省人社厅备案的副教授职务。

4.优秀博士入职后享受副教授岗位奖励性绩效津贴,期限三年。

5.入职后,学校协助申报省市相关引才资助,相关资助金额累加计算,金额25-300万元。

6.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三年租房补贴,每月2000元。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519-86953100 0519-86953102

电子信箱:tctzp@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中吴大道1801号

邮编:213001

单位网址:ww***.cn[点击查看]

备注:投递简历时,请按照应聘**学院+学历学位+所学专业+姓名的格式进行投递。
六、江苏理工学院人才招聘系统
rs***.cn[点击查看]

(应聘人员可通过我校人才招聘系统投递简历、接收面试通知和录用通知)
推荐您入职江苏理工学院的五点理由
1.位列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江苏理工学院坐落在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富饶的长三角中轴城市——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位居沪宁线正中,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市、无锡市联袂成片,构成繁华的苏锡常都市圈,经济发达,拥有前沿的科技产业。是一座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左右逢源,串联苏南、浙北、皖南区域联动发展的长三角中轴城市。交通便利,出行快捷,常州的奔牛机场可直达国际、国内20个城市;高铁四通八达,1小时内可直达沪宁杭,市内建有高架、BRT(快速公交)、地铁等方便您出行。

2.地处文旅繁荣兴盛之地。常州坚持打造一座文旅繁荣兴盛的城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入推进,文化广场、青果巷、南市河、溧阳“1号公路”等文旅新地标闻名遐迩,建成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秋白书苑”32个,获评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各1家,“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城市标识深入人心。江苏教育领先全国,而常州的基础教育实力雄厚,高考录取率多年稳居全省第一。您的入职可使您的孩子享受国内一流的基础教育资源。

3.城市生态宜居宜游。常州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摘得中国人居环境综合奖。创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省特色田园乡村28个,沿江1公里范围内危化企业全部关停,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PM2.5年均浓度降至36微克,国省考断面Ⅲ比例提高到92.2%,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6.9%。气候宜人,秀丽风光,75个开放式公园遍布城区,城市设施功能齐全。

4.万亿之城,常州拥有扎实的产教融合和科研转化的基础。着力培育壮大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新型碳材料产业分别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北区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全国第一,光伏产业规模接近全国十分之一,前瞻布局合成生物、氢能、化合物半导体等未来产业。江苏理工学院持续推进校城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产业的合作与交流,为产教融合和科研转化提供智力支持和科研平台。

5.勇当城市科技与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常州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举创新大旗,汇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加快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推进江苏理工学院新校区建设。江苏理工学院将依托常州市长三角创新中轴平台,加快校城融合建设,勇当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为人才引进搭建好高标准的创新平台。

登录打开APP 查看全部

上一条:[云南]云南云缦汽车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普洱分公司

下一条:[辽宁]阜新坤铭安全生产培训有限公司

相关招聘信息:

[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2024招聘(2024-05-22,天津) [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2024校园招聘(2024-05-22,天津) [福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2024招聘教师(2024-05-22,其它) [江苏]江苏理工学院 2024招聘(2024-05-22,其它) [北京]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 实习生(2024-05-22,北京) [昆明]云南晟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出纳(2024-05-22,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