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都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位:2025招聘
发布时间:2025-04-01
工作地点:成都
信息来源: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骨干教师招聘公告
时间:2025-03-31 作者:李云波

一、学校概况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成长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

二、学院概况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8年1月,由原电子工程学院、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原物理电子学院所属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方向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可溯源至成电建校之初就已建立的无线电系(二系)、无线电零件系(三系)和电子器件系(五系)。如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既深邃厚重,又朝气蓬勃;是学校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学院成立以来,相继荣获教育部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300余人,其中教研系列教师140余人。现有全时全职国家级杰出人才59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8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7人,其他类型人才12人。学院拥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师团队分别入选第一、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学科载体。学院负责建设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2022年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继续保持国内顶尖水准。

学院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10余人,硕士生导师210余人,共有在读研究生1900余人。先后获得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2013年),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0年、2013年),2篇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2022年),3篇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9年、2021年、2023年),1篇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22年)。研究生在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国际、国内科技竞赛和顶级学术会议上获得多项奖励。

学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建有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毫米波技术集成攻关研究院、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极高频复杂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等15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及基地。学院研究领域覆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主流方向,形成了从电子信息材料、器件、电路到系统的完整科研链条,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到产业化的创新体系。承担的科研任务来自国家、省部、行业龙头企业等。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类项目共计700余项,到款科研经费超16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15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超1500件,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项。

目前,学院与20余所国(境)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合作院校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香港大学等。学院建有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重要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平均每年主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2次以上。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留学生在此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国际教育稳步发展。

在学院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知名学者、高级管理者、电子信息领军人才和近三万名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未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按照电子科技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发挥研究领域宽、综合实力强的优势,着眼国家重大需求,汇聚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

三、招聘岗位

1.教研系列教师岗位,包括教授(含特聘)、副教授(含特聘)、讲师;

2.科研系列教师岗位,包括研究员(含特聘)、副研究员(含特聘)、助理研究员。

3.师资博士后

四、招聘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

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师资博士后一般不超过32周岁)。申报正高级岗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申报副高级岗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学术业绩/潜力特别突出者,可适当放宽要求。

3.具有博士学位或为2025届应届博士毕业生,学术水平应达到所在学科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较高水平,具有优良的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4.具有我校二级单位所负责学科的相应或相近专业学科背景,符合具体招聘专业技术岗位的其他要求。

五、招聘方向

包括但不限于微波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与工程电磁学、天线理论与技术、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微波光子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磁电材料与器件、微电子材料、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卫星定位导航、声表器件、毫米波雷达/通信技术、新型半导体纳米器件技术等学科方向。

学院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交叉学科,欢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学者加入。

六、相关待遇

提供本地域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提供教职工工会福利,按相关规定在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保障。

七、招聘流程

1.个人申请,招聘网站:rc***.cn[点击查看].

2.应聘者发送个人简历至liyunbo@.

3.学院对申请人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

4.学院择优推荐,学校分批组织校级评审。

5.公示招聘结果,学校审定进校人员名单。

七、联系方式

李老师:028-61830623,liyunbo@uestc.edu.cn

登录打开APP 查看全部

上一条:[成都]成都川越教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下一条:[成都]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