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浙江]温州理工学院
职位:2025招聘教学科研岗
发布时间:2025-04-28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温州理工学院2025年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公告
发表时间:2025-04-27 17:38 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24〕57号)和《关于市属和市级机关所属事业单位选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温人社发〔2022〕72号)等规定,温州理工学院决定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引进单位
温州理工学院为温州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预算形式为财政适当补助。
温州理工学院(简称温理工,英文简称:WZUT)是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兴办的一所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获得国家级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
学校坐落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市,法定住所地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三道337号,占地面积901.8亩,基础建设已投资24.2亿元,校舍面积40.9万平方米。2023年11月7日,学校与乐清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开工奠基,校区总占地578.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计划于2026年6月建成投用。学校下设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与能源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体育部等13个教学机构,现有本科专业35个(其中在招专业28个),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二、引进岗位、条件及待遇
(一)引进岗位
本次引进需求为4个岗位14人。
岗位名称、引进人数和具体要求详见《温州理工学院2025年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表》(附件1)。
(二)引进对象
引进对象范围不限,符合岗位报名条件者均可应聘。
国(境)内外应届毕业生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含学历、学位认证书)的时限要求为2025年7月31日前。
(三)资格条件
应聘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愿意履行事业单位人员的义务;
2.具备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专业、专业技术资格等条件;
3.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4.与岗位之间不存在按规定应当规避的情形;
5.能在岗位用人时限内及时入职;
6.具备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四)人才引进类别
人才类别 引进条件与要求
杰出人才 学术造诣精深,在相关学科研究领域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已取得国内外公认的重要成就,对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掌握关键技术,具有凝聚多学科协同攻关,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能力的人才。
领军人才 在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学术组织管理能力,能统领现有学术队伍开展高层次的学科建设工作和学术活动,引领相关学科进入省一流学科领先行列。
学科带头人 在相关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学术成就和知名度,具备担任学科方向带头人的能力与水平,能引领相关学科达到省一流学科水平。
学术带头人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一般应具有正高职称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副高职称并具有博士学位;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具备担任学术带头人的能力与水平。
学术骨干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海内外优秀博士或在特定专业上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业绩突出者可放宽至45周岁);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并已取得一定的教科研业绩。
博士研究生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较好的专业水平、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博士综合素质、专业紧缺程度、学术潜力等因素评定类次。
(五)岗位待遇
聘用人员纳入事业单位报备员额内管理,实行聘用制管理。享受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工资福利待遇、学校高层次人才待遇和温州市高层次人才福利,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科研奖励等参照学校规定执行。
三、引进工作安排
(一)实施时间
自引进信息公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后,根据引进工作总体部署、用人需求缓急以及符合报名条件的人数情况,学校适时组织考核,直至相应岗位落实聘用人员。
除按规定完成引进工作的岗位外,学校集中公布的用人需求信息在2025年度内有效,并将于2025年6月集中更新。经考核后,部分岗位现有应聘人员不能达到学校用人标准,或确定的拟聘人员不能按期到岗的,有关岗位仍作空缺处理,继续组织招引。
(二)报名办法
凡符合岗位资格条件的应聘者,均可自引进信息公布之日起,在引进组织实施工作周期内,按照学校要求的报名方式,提供必要的报名材料,应聘空缺岗位。每位应聘者可同时应聘所有符合资格条件的岗位。
应聘者可通过电子邮件报名。应聘者可通过人才需求表中的“岗位相关联系人、方式”进行相关咨询。
应聘者请填写《温州理工学院引进人才申请表》(附件2)和《温州理工学院引进人才业绩成果汇总表》(附件3)。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将申请表、业绩汇总表、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及教科研项目支撑材料发送至学校指定邮箱进行报名,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人才类型+岗位名称+需求专业名称。
(三)资格审核
学校将根据各岗位用人需求实际,结合应聘人员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工作学习经历等进行资格审核,并根据符合资格条件报名人数情况,适时研究确定针对具体岗位的考核安排,及时通知应聘人员。
资格审查贯穿引进工作始终,任一环节发现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的,一经查实,一律取消报考资格。
考核人数可不受最低开考比例限制。
(四)考核
学校主要通过直接考核的方式择优确定初步人选。
考核主要采用专业技术水平测试+面试的方式,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水平、教育背景、专业(研究)方向、教学科研业绩、科研和工作经历匹配度等方面。
(五)体检、考察
体检工作按照学校要求实施。体检标准参照现行公务员考录体检标准。
考察参考公务员录用考察的办法进行。学校成立考察小组,对体检合格的拟录用人员进行综合考察,了解应聘人员遵纪守法情况、思想品德和能力素质等综合情况。
(六)公示、聘用
学校根据考核、体检、考察情况确定拟聘人员,名单将在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对拟聘人员没有异议或反映有问题经查实不影响聘用的,学校按规定办理进人和聘用手续。受聘人员与学校签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协议和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拟聘人员未能如期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含教育部留服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的,或未按与学校约定的时间入职的,视为放弃聘用资格。
四、纪律与监督
(一)本次人才引进有关信息将在温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和温州理工学院网站公布,供应聘人员查询和社会监督。其中,引进相关通知和信息(资格复审、面试、体检考察等)由学校另行通知,请应聘人员务必保持通讯畅通。
(二)对引进工作及相关信息有异议的,请在信息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温州理工学院人事处反映,以便及时研究处理。联系电话:0577-86680897。
(三)对应聘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和处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选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执行。
(四)温州理工学院纪检部门全程参与本次引进工作并履行监督职责,纪检监察室联系电话:0577-86680751。
五、其他事项
有关本次引进工作具体问题,可向引进单位直接咨询。咨询电话:0577-86680897
咨询邮箱:rscrck@
学校地址: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三道337号
学校网址:ww***.cn[点击查看]
附件1:温州理工学院2025年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表
附件2:hr***.cn[点击查看]
附件3:hr***.cn[点击查看]
温州理工学院
2025年4月27日
温州理工学院2025年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表
岗位编号 用人单位 岗位名称 年龄 学历学位 需求专业/学科方向 其他 需求人数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WZUT202501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教学科研岗 1 1.博士40周岁以下;2.具有副高职称45周岁以下;3.具有正高职称50周岁以下。 博士研究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软件工程类、网络空间安全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或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类(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或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或方向)、数学类、统计学类专业或方向 6 刘老师0577-865992321577579029@
WZUT202502 机器人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岗 2 博士研究生 机械工程类(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微纳制造、智能制造专业或方向)、机器人工程类(机器人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或方向)、新能源工程类(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器件专业或方向) 2 陈老师0577-8668515043173211@
WZUT202503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岗 3 博士研究生 电气工程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或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电路与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机电系统电子技术、电子信息专业或方向),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人工智能专业或方向 3 乐老师0577-86699281yyg@
WZUT202504 建筑与能源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岗 4 博士研究生 建筑学类(智能建造方向)、土木工程类(结构工程,地下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岩土工程专业或方向)、交通运输工程类(道路与铁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或方向)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人才层次需达到学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2)2021年以来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具有博士后经历或者国内知名高校2年以上工作经历。 3 陈老师0577-86599025chenhui0306@
合计 14
上一条:[云南]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下一条:[江苏]苏萨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