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河北工业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河北工业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浙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职位:2025招聘
发布时间:2025-05-07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河北工业大学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2025年人才招聘公告 10000元以上
ca***.cn[点击查看] 发布时间:2025-05-06
工作地域:浙江省 职位类别:科学研究人员 学历要求:博士 招聘人数: 11人
专业要求:
详见简章
职位描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2025年人才招聘公告
一、研究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一所高水平科研机构,于2018年6月落户宁波北仑,园区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研究院在6位院士的带领下,在宁波市、北仑区的大力支持下,边建设、边发展,以7个创新研究中心为基础,瞄准航空、航天、材料、高端智能制造、医工交叉、前沿创新等领域的高精尖技术难题,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努力孕育高新技术成果,培养创新人才,支撑北航优势学科发展,服务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研究院依托航空、宇航、材料、仪器光电、自动化、机械、交通、可靠性系统等北航优势学科,初步建成30余个高能级科研平台,科研设备价值超过2.5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平台等省级平台;获批市级以上课题项目90项,获得各类竞争性经费约2亿元。
截止2025年3月底,依托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培养博士后35名,现有在站博士后18名,出站留院12名,获得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6项。
二、招聘对象
(一)创新人才
1.海内外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
2.取得博士学历学位证书,且具有3年及以上全职工作经验(出站博士后可放宽要求),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
(二)创业人才
1.海内外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
2.取得博士学历学位证书,且具有3年及以上全职工作经验,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
3.有强烈的意愿在宁波创办企业,并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4.已初步完成核心团队组建,成员应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具备互补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确保企业能够高效运作;
5.创业方向应符合宁波市重点支持领域,重点引进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及无人系统、人工智能、海洋工程、低空经济等领域。
(三)博士后
1.具有博士学位和学历,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有能力从事单位提出的科研课题开发的研究人员;
3.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引才政策
(一)薪酬支持
1.人才(除博士后外):参照国内一流科研院所标准,年综合薪酬37万元起,顶尖、特优、领军人才一人一议,人才分类参照《宁波市人才分类认定条目(2022版)》(此外,科研绩效上不封顶,可享受成果转化收益)。
2.博士后: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合计总收入约80万元。
(二)补助补贴
1.享受宁波市提供的安家补助和购房补贴,一般不少于35万元;符合条件的出站博士后可申请出站留甬补助40万元;(以上人才政策二选一)
2.世界排名前 200 高校博士毕业生可申请宁波市生活补贴10万元。
(三)科研条件
依托北航顶尖科研团队力量,结合“产学研用”体系建设,为人才配备国内一流的科研条件。
(四)项目申报
鼓励并支持申报国家、省、市、区各级人才项目,并提供相应支持条件。
(五)职称认定
参加地方职称评定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职称代评;出站博士后可直接申请认定浙江省副研究员。
(六)住房保障
免费入住人才公寓(不超过24个月)。
(七)其他
积极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人才服务支持。
四、招聘需求
(一)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北航两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A+)、力学(A-),及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人机工效与环境控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航天器设计优化与动态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着力打造风工程与环境模拟试验、多场多尺度力学性能试验测试、新能源与动力系统试验等重大科研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
招聘人数研究方向招聘要求(专业)备注
1 支持先进飞行器及潜航器平台建设,流致振动实验平台搭建,流动俘能机制及原理样机研制。 流体力学 仅限博士后
1 支持新概念推进实验室建设,多相流数值建模及平台搭建。 流体力学 /
(二)先进机载机电与飞控系统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与航空电机特色学科,及“机载系统创新中心”、“飞行器一体化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航空机载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载体。紧密围绕航空机载系统重大需求,聚焦“高可靠电液动力、作动与制动系统”、“高性能飞行器半实物仿真环境与智能机电液装备”、“新概念电推进飞行器及智能控制”等方向,重点突破以航空航天卡脖子元件、高端液压系统、高功重比电机系统、无人系统与控制器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应用。
招聘人数研究方向招聘要求(专业)备注
1 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机电系统故障诊断、电子信息、航空机载系统、飞行器控制、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 机械、材料、电气、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 /
(三)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依托北航优势学科,面向宁波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采用独立团队管理方式。围绕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方向的研发及应用。
招聘人数研究方向招聘要求(专业)备注
2 1、利用AI技术进行相关应用技术的算法研发和优化;2、提高电机驱动器的性能和稳定性;3、参与电机驱动器产品的设计和测试;4、智能机器人算法的研发和优化,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和性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相关专业背景 /
1 1、机器人本体的结构设计、零部件选型以及整体组装方案的制定;2、机器人硬件电路的设计、调试和测试,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设计和优化智能机器人的核心算法,如路径规划、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4、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架构设计等。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相关专业背景 /
(四)高速高效智能电驱动运载装备团队
团队依托北航“仪器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等“双一流”建设学科,重点围绕无人物流递送、城市地下物流配送的战略需求,开展高速高效、低能耗(地下)管道物流运输配送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装备应用示范;围绕芯片、生物制药等超高洁净生产制造领域,开展磁悬浮万向位移运输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围绕低空经济以及国防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巡航无人机高频次电磁弹射、高速大推力水洞驱动装置等装备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
招聘人数研究方向招聘要求(专业)备注
1 高性能电机一体化机电磁热综合设计、高速电机高精度高效驱动控制及应用,大规模无人驾驶路径规划调度算法设计与实现,高速高可靠工业网络设计及实现、电磁设计优化及计算仿真。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 仅限博士后
(五)基于近场磁物理的磁梯度张量跨介质探通导一体化团队
团队以近场磁学物理的张量梯度磁测量技术为基础,发展新型的高精度超导量子张量梯度磁测量技术,突破关键的材料、器件、系统设计。在磁通信方面,结合北斗系统的双工通信技术优势,研制一种适用于海洋水下通信的创新性全超导量子天线通信设备,建立起北斗系统与海洋水下通信的“信息高速路”。在复杂跨介质条件下的无损检测方面,提出采取磁偶极子发射天线的近场磁特性,克服传统电磁波趋肤深度的限制,有效的穿透管壁、高温高压间隙、铁磁套管壁等复杂的介质,实现故障探测和识别,保障重大装备的可靠运行。在水下机器人、空中无人机等装备的无源自主导航方面,结合张量梯度磁测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引导装备沿着预定的磁力线进行无源自主导航,摆脱对于北斗导航、惯性导航等的依赖。大幅度提高装备的紧急情况下可靠导引能力和生存能力。
招聘人数研究方向招聘要求(专业)备注
1 新型磁性雷达工作模式与机理分析,创新性的高灵敏磁传感器、模块、核心算法等的开发,电子系统软硬件集成。 应用物理、电子学、自动化、计算机、通信、材料等相关专业 仅限博士后
(六)浙江省先进无人飞行系统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定位前沿技术研究类,聚焦空天强国建设等战略需求,致力于开展先进无人飞行器新材料、新能源、新动力、新传感等领域前沿引领技术研究,攻克超长航时飞行、多飞行器信息互联、多源数据处理等卡脖子技术,获得原创性成果。
招聘人数研究方向招聘要求(专业)备注
1 1、测控数传链路设计与仿真;2、无线通信技术研究;3、信号处理算法研究;4、抗干扰技术研究。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仅限博士后
1 1、图像信息处理研究;2、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研究;3、遥感信息目标智能识别研究;4、网络信息化系统研究。 计算机科学;自动化专业;智能信息处理 仅限博士后
(七)先进新能源系统和智能控制设计团队
团队主要从事中大型无人机热管理技术及高性能芯片封装热设计研究。在热管理领域,构建 "多系统耦合仿真+综合实验验证" 技术体系,突破动力-供电-热管理协同调控关键技术,实现全工况热量动态优化。在芯片封装方向,聚焦高导热系数相变材料基热界面材料开发,突破量产工艺瓶颈,为高密度电子器件提供高效散热解决方案。依托宁波市航空器系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坚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理念,围绕无人飞行器设计与控制、综合航电及推进技术、飞行器智能高效综合热管理技术和先进载荷与应用四大研究方向开展攻关,致力于推动国内低空航空器系统与控制技术整体跨代发展。
招聘人数研究方向招聘要求(专业)备注
1 强化传热/先进热管理技术/先进能源及储能系统方向。 具备能源动力、能源化学、能源材料、能源电力、能源经济及其它能源科学相关专业背景(材料、化学、能源、环境、物理、工程等相关专业) 仅限创新人才
五、报名及联系方式
(一)报名方式:
本次招聘采用邮箱报名方式,应聘者请将简历等应聘材料发送至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注为“姓名+学校+专业+应聘中心/团队+博士人才网”。
(二)招聘流程:
1.简历投递
2.筛选简历(通过初筛后,将向符合条件人员发送报名表)
3.面试沟通
4.发送offer+背景调查
5.体检
6.入职
(三)联系方式:
1.联 系 人:谢老师/13967874238,蒋老师/13484255565
2.联系电话:0574-86001938,0574-86001521
3.官 网:
4.地 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街道康达路399号
上一条:[河北]廊坊益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