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单位性质 | 科研设计单位 |
---|---|---|---|
单位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 单位行业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单位规模 | 3000-4999人 | 单位网址 | ww***com |
招聘时间 | 2025-03-28 10:00-12:00 | 招聘地点 | 南岭-逸夫楼-A401 |
---|
学历要求 | 硕士生,博士生 | 招聘总人数 | 30 | 研究生人数 | 30 | 本科生人数 | 0 |
---|
学历等级 | 专业名称 | 职位名称 | 招聘人数 |
---|---|---|---|
研究生专业 | ★宇航材料科学与技术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学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加工工程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加工工程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与化工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工程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工程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学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研究生专业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科学研究人员 | 2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简称“西北有色院”)始建于1965年,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三线重点投资建设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是国家首批转制的242家科研院所之一、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单位,2015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一院一所”创新发展模式的典型示范单位,2020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定位为“新型科研机构”。
西北有色院探索形成了“三位一体、股权激励、资本运作、母体控股”的发展模式,建立了14个研究所及中心,建设了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金属多孔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西安稀有金属材料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研究和中试平台,转化自有成果培育了45家高科技企业(1个主板、2个科创板、1个北交所、3个新三板)。地处西安、宝鸡、铜川、咸阳四地九区,占地5300余亩,总资产342亿元,职工7500余人,其中博士570余人、硕士1700余人,包括2名院士在内的国家级人才42人次,省部级人才145人次。2024年实现综合收入239亿元,综合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转制院所前列,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荣誉。
面向未来,西北有色院瞄准“一十百千”战略目标(打造一个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十家上市公司、培养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和百名企业家、形成千名博士、千名技师、千亿产业规模),着力建设具备国际一流研发平台、成果加速转化平台和高端人才聚集平台的“新型科研机构”,打造国家稀有金属领域战略科技力量,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努力奋斗。
招聘专业:
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冶金工程、新能源材料等相关专业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福利待遇:
l 拥有完善的薪酬及福利待遇:缴纳“九险二金”,包括“五险一金”及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重疾险、补充住院险等。
l 提供人才津贴、交通补贴、采暖补贴、高温补贴、租房补贴、年底奖金、科研鼓励等。
l 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带薪年休假。
l 为国内外优秀博士提供:安家费4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40万元。
单位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96号
联系人:秦成 联系电话:029-86266574
简历投递邮箱:zhaop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