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25年春季招聘岗位及信息 |
|
招聘岗位信息 |
应聘要求 |
招聘岗位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
岗位编号 |
岗位职责 |
数量/个 |
学位 |
专业背景 |
具体要求 |
1 |
开展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土壤过程、植被演变、碳氮循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
2 |
博士 |
生态学、土壤学、地理学、植物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背景优先 |
掌握生态学/土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具有在相关领域中独立科研的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含)以上 |
韩广轩 0535-2109218 gxhan@***.cn |
2 |
开展流域-河口-海岸带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及生态环境效应方向的研究;完成团队负责人安排的其他科研工作 |
2 |
博士 |
地下水数值模拟;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地表水-地下水交互过程;河口海岸带碳/氮循环过程;环境科学领域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处理 |
水文地质学、水利工程、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表达和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拥有突出的创新能力或发展潜质,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及以上 |
肖凯 0535-2109148 kxiao@***.cn |
3 |
开展土壤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完成团队负责人安排的其他科研工作。 |
3 |
博士 |
生态学、土壤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微生物学等专业背景优先 |
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表达和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拥有突出的创新能力或发展潜质,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1篇及以上;熟练运用R、Python(或其一)等编程软件,熟悉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土壤学常规研究手段或模型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的优先考虑 |
马田 0535-2109279 tianma@***.cn |
4 |
开展环境电分析化学研究,研制海岸带环境监测电化学传感器系统 |
2 |
博士 |
电分析化学及相关专业 |
掌握电化学传感器基本理论和方法,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
秦伟 0535-2109156 wqin@***.cn |
5 |
开展野外站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 |
2 |
博士 |
生态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分子生态学 |
掌握海洋生物学、分子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等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有出海调查取样的研究经验;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篇(含)以上 |
唐建辉 0535-2109151 jhtang@***.cn |
6 |
开展河口-海湾新污染环境行为及其对海洋生物影响的耦合研究 |
2 |
博士 |
环境科学、生态毒理学、海洋生物学 |
掌握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环境科学等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有从事海洋新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生态效应机制方面的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含)以上 |
唐建辉 0535-2109151 jhtang@***.cn |
7 |
开展海岸带区域氮相关的陆-海-气界面通量、来源识别和预报预警 |
2 |
博士 |
环境科学、地球化学 |
掌握大气或近海氮相关的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有从事大气和近海模型开发和应用、样品采集和同位素示踪等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含)以上 |
田崇国 0535-2109160 cgtian@***.cn |
8 |
海洋新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机制研究,海洋新污染风险评估方法构建,协助研究组组长指导研究生等 |
1 |
博士 |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大数据分析等 |
有生态毒理学研究经历,五年内发表3篇以上与生态毒理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
吴惠丰 0535-2109190 hfwu@***.cn |
9 |
开展工厂化养殖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工厂化苗种繁育、智慧渔业(无人渔场)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 |
1 |
博士 |
水产养殖、渔业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学、海洋信息学或相关专业 |
具有水产养殖方面的研究基础,能够协助研究组驻守基地开展科研活动,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篇(含)以上 |
吕剑 0535-2109278 jlu@***.cn |
10 |
开展污染物特别是新污染物(如塑料、抗生素、环境激素等)在海岸带及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及综合防控的研究 |
1 |
博士 |
海洋科学与工程、海岸工程、海洋技术、生物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渔业资源与环境或相关专业 |
掌握环境污染过程及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具有塑料、抗生素或环境激素污染的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含)以上 |
吕剑 0535-2109278 jlu@***.cn |
11 |
开展河口、海岸带及近海水动力与海浪的数值模拟与观测,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 |
2 |
博士 |
物理海洋、河口海岸、海洋科学、流体力学、环境科学、力学、计算机或具有数学相关专业背景 |
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含)以上SCI论文,具有博士学位证书或已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
毛淼华 0535-2109141 mhmao@***.cn |
12 |
水沙一体化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开发;海岸带数字孪生与时空大数据分析,海岸带环境监测与遥感分析;参与研究组建设和管理等其他科研与管理任务 |
1 |
博士 |
海洋、环境、遥感、地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熟悉Python\MATLAB\C 等至少一门语言编程技术;有卫星/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遥感AI大模型等相关背景优先;近5年内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1篇(含)以上SCI论文 |
邢前国 0535-2109265 qgxing@***.cn |
13 |
开展水体与沉积物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完成研究组相关事务 |
1 |
博士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掌握水体与沉积物中常规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实验分析方法,有从事污染物样品采集分析的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含)以上 |
盛彦清 0535-2109265 yqsheng@***.cn |
14 |
开展微藻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微藻农用化技术及产品开发 |
1 |
博士 |
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海洋生物学等 |
熟悉微藻培养、微藻分子生物学、微藻细胞工厂构建及代谢调控机制研究。有较强的中英文表达和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拥有较突出的创新能力或发展潜质,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及以上 |
秦松 0535-2109005 sqin@***.cn |
15 |
开展海藻资源调查、海岸带蓝碳评估和自然生产力恢复原理研究,建立养护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技术,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示范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植物生理生态、生化工程、环境工程 |
有海藻学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及以上SCI论文,能够撰写专利和标准规范,愿意深入一线扎实工作,有环评和工程背景者优先 |
秦松 0535-2109005 sqin@***.cn |
16 |
开展海洋活性物质提取制备、结构修饰、合成、功能材料开发及其相关功能和机制研究;协助指导研究生 |
1 |
博士 |
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医学、药学等相关 |
熟练掌握活性物质制备、结构修饰与合成、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分析及生物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掌握细胞培养、动物实验、分子互作、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操作,有独立科研的能力和经历,有较强的中英文表达和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在英文专业期刊发表2篇(含)及以上SCI论文 |
秦松 0535-2109005 sqin@***.cn |
17 |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制备及衍生产品(软组织、硬组织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
1 |
博士 |
生物医用材料、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医学等相关专业 |
有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基础,掌握生物医用材料制备、性能和功效性检测技术,以第一作者在英文专业期刊发表2篇(含)以上SCI论文 |
秦松 0535-2109005 sqin@***.cn |
18 |
对藻类活性物质有效成分、构效关系、安全性和稳定性等进行深入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同时开发特种食品和生物医用材料产品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病理生理、药学、药剂学、生物医学工程(医用材料方向) |
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有研究活性物质或者开发医用材料的经验;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2篇(含)以上SCI论文 |
秦松 0535-2109005 sqin@***.cn |
19 |
开展海洋生物活性蛋白/肽提取制备和性质功能研究,参与实验室学科和平台建设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生物活性物质,食品工程,生物与医药 |
具有生物蛋白/肽提取制备和性质功能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2篇相关领域SCI论文;申请过专利、有产业化经验、有结构生物学研究基础者优先 |
秦松 0535-2109005 sqin@***.cn |
20 |
结合原位控制实验、食物网分析等方法,开展全球变化及人为干扰背景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大型底栖动物关键种的下行-上行调控过程和作用,以及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共修复模式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
1 |
博士 |
滨海湿地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修复生态学 |
有滨海湿地生物研究的专业知识;有野外与室内控制实验研究经历;熟悉生态学模型以及R语言,能开展海洋调查者优先;有较好的中英文科技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以上 |
李宝泉 0535-2109258 bqli@***.cn |
21 |
负责海洋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功能研究 |
1 |
博士 |
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药学等 |
以第一作者发表或录用1篇(含)及以上SCI论文;有海洋活性物质制备与功效关系研究经历、动物实验、产业化经验者优先 |
李莉莉 0535-2109174 llli@***.cn |
22 |
开展海岸带动物资源与活性成分挖掘利用研究;完成团队负责人安排的其他科研工作 |
1 |
博士 |
生物化学、海洋生物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和药学相关专业 |
有较强的中英文表达和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拥有突出的创新能力或发展潜质,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主流期刊发表2篇及以上SCI论文 |
王义鹏 ypwang@***.cn |
23 |
积极参与团队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工作;积极参与申报国家、省部级各类科技项目;在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承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协助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完成团队分配的其它工作 |
1 |
博士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机器人、智慧海洋技术、人工智能及自动化专业背景 |
人工智能用于海洋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与挖掘。具备自动化装备软硬件开发并与人工智能系统性结合实现自主分析与学习的能力;具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技能?、?算法应用与编程技能?、?工具使用技能;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篇(含)以上 |
崔红利 hlcuiw@***.cn |
24 |
积极参与团队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工作;积极参与申报国家、省部级各类科技项目;在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承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协助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完成团队分配的其它工作 |
1 |
博士 |
从事过微藻培养工艺、设备及微藻相关产品开发经验 |
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具有丰富微藻培养经验,熟悉精通微藻生理及代谢调控理论;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1篇(含)以上SCI论文 |
崔红利 hlcuiw@***.cn |
25 |
积极参与团队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工作;积极参与申报国家、省部级各类科技项目;在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承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协助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完成团队分配的其它工作 |
1 |
博士 |
水产养殖、生物学、海洋生物学专业背景 |
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具有丰富水产养殖,最好是牡蛎育种及养殖经验;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1篇(含)以上SCI论文 |
崔红利 hlcuiw@***.cn |
26 |
研究海洋水母适应性进化的内在机制;研究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
熟练掌握海洋生物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技能;有从事基因组学、单细胞转录组学等领域研究工作经验者优先;在本专业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含)以上,具备较强的英文论文写作能力 |
董志军 0535-2109270 zjdong@***.cn |
27 |
开展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背景下流域-河口-海岸典型生态物种和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的响应机制研究 |
1 |
博士 |
海洋科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生态毒理学、海洋生物学等相关 |
掌握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海洋化学/生态毒理学/海洋生物学等相关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有在相关领域独立科研的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2篇(含)以上SCI论文 |
李可 0535-2109286 kli@***.cn |
28 |
开展贝类重要经济性状遗传解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功能基因分析和验证、重要基因演化分析;贝类数量遗传学分析、分子育种技术和方法的建立;其他贝类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理生化学研究;完成团队负责人安排的其他科研工作 |
1 |
博士 |
贝类遗传育种、苗种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发;扇贝杂交育种、新品种选育及规模化杂交制种;经济贝类基因组学、重要经济形状遗传解析;分子育种和性别控制育种技术研发相关专业背景 |
具有较好的中英文科技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5篇SCI论文 |
王春德 0535-2109086 cdwang@***.cn |
29 |
开展人工放射性核素分析检测技术研发、人工放射性核素溯源甄别技术研发和多元化监测网络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1 |
博士 |
放射化学、核科学与技术、核技术及应用、环境科学、海洋化学等与人工放射性核素检测相关专业 |
掌握放射化学/核科学与技术/核技术及应用/环境科学/海洋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有在相关领域中独立科研的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与人工放射性核素检测相关的2篇(含)以上SCI论文 |
秦松 0535-2109005 sqin@***.cn |
30 |
建设人工放射性核素生态效应模拟研究装置、开展人工放射性核素生物辐射效应及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1 |
博士 |
放射化学、核科学与技术、核技术及应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与人工放射性核素检测相关专业 |
掌握放射化学/核科学与技术/核技术及应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有在相关领域中独立科研的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与人工放射性核素检测相关的2篇(含)以上SCI论文 |
秦松 0535-2109005 sqin@***.cn |
31 |
开展人工放射性核素应急化处置技术研发和人工放射性核素预警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1 |
博士 |
放射化学、核科学与技术、核技术及应用、海洋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与人工放射性核素检测相关专业 |
掌握放射化学/核科学与技术/核技术及应用/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有在相关领域中独立科研的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与人工放射性核素检测相关的2篇(含)以上SCI论文,有编程、数值模型开发或数据库开发能力者优先 |
秦松 0535-2109005 sqin@***.cn |
32 |
开展海岸带环境参数污染物传感检测技术研究与新型光电传感器件装备研制 |
1 |
博士 |
电化学成像、光学成像、光电仪器研发、装备研制等相关专业 |
实验室光电传感监测平台搭建、光电仪器研发、装备研制等,具有光电化学传感分析、光电仪器研发等背景,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2篇及以上相关专业SCI论文 |
丁家旺 0535-2109159 jwding@***.cn |
33 |
开展海洋环境中污染物的多界面化学原位监测技术开发及环境过程行为机制研究;开展污染物在海岸带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生态效应,防控环境污染的化学原理、技术和材料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
1 |
博士 |
海洋化学、环境科学、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 |
具有环境污染物多界面过程、环境污染物生物效应等研究背景或环境污染防控技术和材料应用研究或化学、生物微界面原位过程等研究背景,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2篇及以上相关专业SCI论文 |
丁家旺 0535-2109159 jwdi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