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 周六 09:00-14:00
广西民族大学
(武鸣校区)南广场广西民族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材料与环境学院2026届毕业生
专场招聘会邀请函
尊敬的用人单位:
衷心感谢贵单位对广西民族大学就业工作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为搭建用人单位与我校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交流平台,兹定于2025年11月8日(星期六)举办广西民族大学武鸣校区理工类专业2026届毕业生联合招聘会。
在此诚挚邀请贵单位到校招贤纳才,洽谈校企、校地合作。
一、参会单位须知
(一)时间:2025年11月8日(星期六)9:00—14:00
(二)地点:广西民族大学武鸣校区信息楼前广场
(三)规模:预设展位40个,预计参加学生1501人
(四)费用:招聘会不收会务费
(五)食宿:招聘会当天提供饮用水,用人单位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等由各用人单位自理。
(六)报名流程:
(一)登陆广西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①《广西民族大学用人单位入校招聘公函》;
②《广西民族大学入校招聘意识形态承诺书》;
③营业执照
(七)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3日(星期一)18:00。
二、参会资格审核、确认及入场签到
(一)参会资格审核:从11月4日起,我们开始集中审核企业的招聘会报名申请,如果遇到展位安排紧张的情况,将以学院的实际情况和毕业生的需求安排参会企业,审核结果将通过电话通知企业联系人,请耐心等候审核结果,无需致电催促。
(二)参会意向确认:11月4日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将通过电话确认是否参会。
(三)入场流程:请所有进校招聘人员收到电话确认后开始进行入校审批申请。打开微信搜索关注“广西民大校园安全”公众号,
(四)签到:本次招聘会单位签到为现场纸质版签到。
三、参会说明
学院为每家参会企业免费提供标准展位一个,提供一张桌子(120cm*65cm)、三张凳子,参会单位可根据需要自备易拉宝、海报以及其它宣传资料。如有其它特殊要求请与学院老师联系。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
应用技术学院
佘晨阳 0771-3263789,1578979079
E-mail:佘老师 810024579@***com
材料与环境学院:
玄老师 18176877403
微信公众号:小应新媒
应用技术学院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成立于2021年12月,学院位于广西民族大学武鸣校区,是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大战略,开展专科起点本科集中办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院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办学资源和现有普通本科专业,开设有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会计学共7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240人,2026届毕业生1095人。
学院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探索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有效途径,坚持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构建完善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学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表:应用技术学院2026届毕业生人数一览表
|
序号 |
专业 |
毕业人数 |
|
1 |
环境工程 |
48 |
|
2 |
金属材料工程 |
95 |
|
3 |
智能制造工程 |
47 |
|
4 |
土木工程 |
147 |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78 |
|
6 |
自动化 |
141 |
|
7 |
会计学 |
339 |
材料与环境学院简介
材料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20年4月,是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发展重大需求而组建成立的新工科学院。学院坐落于武鸣教育园区,建筑面积15464m²,其中专业实验室面积8739 m²,工程实训中心面积1000 m²。
学院现开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环境工程是校级特色专业。学院设有纳米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与化学化工学院共同建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建有广西先进结构材料与碳中和重点实验室(区级)、“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工信部)、广西高校环境友好材料及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宁市新能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摩擦材料研究所、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材料工程实训中心等科研和教学平台。
学院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工程人才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设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现配置有扫描电子显微镜、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金属3D打印机、机器人实训平台、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气相色谱仪、平板硫化机和复合材料成型挤压设备等大型实验仪器,建有专业实验室70余间,并建有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北京)1个。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表现优异,屡获佳绩,其中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铜奖4项,自治区金奖17项、银奖34项;在全国金相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个人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4项;在全国大学生成图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建行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三等奖5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西区赛中获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5项。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高级职称31人,博士48人,在读博士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7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才1人,海南省“拔尖人才”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1人,广西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人,中国科协中外优秀青年交流计划项目人选1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团队3个。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较为突出。全院各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0项,课题资金累计达2700多万元;授权专利、软著作权42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EI、中文核心刊源52篇;获省部级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学院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积极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不断提升服务社会功能。学院先后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广州材料所、中车戚墅堰研究所、广西碳酸钙产业研究院、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吉利百矿集团有限公司、国核宝钛锆业公司、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诺方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国塑管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宏旺集团等多家区内外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承接各类横向项目26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达230万元。
学院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十四五”规划的指引下,秉承广西民族大学“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把学院建成区内一流工科学院,为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贡献一份力量!
附表:材料与环境学院2026届毕业生人数一览表
|
序号 |
专业 |
毕业人数 |
|
1 |
智能制造工程 |
98 |
|
2 |
环境工程 |
82 |
|
3 |
金属材料工程 |
71 |
|
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123 |
|
5 |
材料与化工(研究生) |
42 |
2025年10月20日
202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