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高校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高校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安徽]铜陵学院

职位:2024招聘
发布时间:2024-06-04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
职位类型:全职
专业标签: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经济学 社会学 金融学 统计学 历史学 教育学 汉语 外国文学 法学 政治学 新闻传播 美术学 设计学 环境科学 地球物理学 电子信息 物理学 测绘类 计算机 生物医学 材料类 机械类 建筑学 土木类 地质类 马克思主义
职位描述
铜陵学院2024年度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共计21个岗位,招 115人

发布时间:2024-06-04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工作地点:铜陵

科研启动费 安家费 租房补贴


为做好2024年度铜陵学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和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规定,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
二、招聘计划
具体招聘岗位计划见附件。
三、相关待遇
聘期内按照校内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标准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聘期考核合格后,根据不同的人才类别提供相应安家费和校内人才津贴。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租房补贴、电脑补助以及其他引进待遇。因省级高峰学科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需要,特设立“特需人才”计划,给予“特需人才”更加优厚的引进待遇(见附表)。

附表1常规引进待遇

人才类别安家费(万元、税后)购房房票科研启动经费(万元)电脑补助(税后)校内人才津贴租房补贴(税后)

理工类人文类

领军人才 安家费不低于2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不低于300万元,人文类不低于150万元 具体面议

拔尖人才 140 30万元,按铜陵市《关于加快集聚产业人才的若干政策(试行)》(简称铜陵“产业人才8条政策”)执行 30 20 3万元 (一次性) 每年1.4万元 每年1.2万元(限期三年)

青年英才(第一层次) 110 25 15 1万元(一次性) 每年0.8万元

青年英才(第二层次) 100 20 10

青年英才(第三层次) 90 17 9

青年英才(第四层次) 80 15 8

青年英才(第五层次) 70 13 5

备注:常规引进人才还享受以下其他引进待遇: 1.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采取“一人一议,一事一策”的政策,办理正式入编手续。 2.对不具备副教授职称的博士,三年内校内享受副教授工资待遇(专业技术七级工资标准)。 3.设有“翠湖领军人才”校级高端人才项目,为符合入选条件人才在三年聘期内每年提供15万元或25万元两个档次的额外奖励。 4.对引进3人及以上的人才团队,按照以上类别给予团队成员相应待遇,另外提供不低于100万元的团队科研启动经费,具体金额视聘期完成的目标任务“一事一议”。 5.安排配偶或子女工作(限1人次),配偶或子女须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校内聘用,享受同类人员待遇。 6.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7.安家费首次提取比例为70%。 8.正式入职后,报销来校应聘的往返差旅费、住宿费和体检费。来校商谈的,安排住宿。 9.可按铜陵市规定申办“铜都英才卡”,享受铜陵市交通服务、景区游览、体育健身、医疗保健、金融服务有关优惠政策。




附表2“特需人才”政策

人才类别安家费(万元、税后)购房房票科研启动经费(万元)电脑补助(税后)校内人才津贴租房补贴(税后)

理工类人文类

教学院(部)学术院长(副院长) 实行“年薪制”,具体招聘岗位、职责要求、应聘条件、招聘程序等另行公告

拔尖人才 165 30万元,按铜陵市《关于加快集聚产业人才的若干政策(试行)》(简称铜陵“产业人才8条政策”)执行 30 20 3万元 (一次性) 每年1.4万元 每年1.2万元(限期三年)

青年英才(第一层次) 130 25 15 1万元(一次性) 每年0.8万元

青年英才(第二层次) 118 20 10

青年英才(第三层次) 105 17 9

青年英才(第四层次) 90 15 8

青年英才(第五层次) 78 13 5

备注: 1.“特需人才”范围。(1)学科需求范围:会计学(120201)、审计(1257)、企业管理(120202)、国际贸易学(20206)、区域经济学(20202)、产业经济学(20205)、财政学(20203)、金融学(20204)、计算机系统结构(8120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81202)、计算机应用技术(81203)、新闻学(50301)、传播学(50302)、材料学(80502)、材料加工工程(80503)。(2)作为“翠湖领军人才”(一档)引进的博士,以及经学校党委集体研究确定的其他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2.安家费首次发放比例。被纳入“特需人才”的高层次人才,安家费首次提取比例为85%。 3.教学工作量。被纳入“特需人才”的高层次人才,可适当降低年基本教学工作量。 4.凡是纳入特需人才范围的,除享受常规引进“备注”待遇之外,还享受此表中的待遇。

四、人才标准
(一)领军人才: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人才,具体依据应聘人员提供的应聘材料确定。

(二)拔尖人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正高),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高水平论文,人文社科类在本学科二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7篇以上。自然科学类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9篇以上,其中SCI二区以上不少于2篇。

②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且人文社科类在本学科二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自然科学类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7篇以上。

③获得过二类以上科研奖励(二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或二类以上教学奖励(一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

④经学校综合评定达到上述业绩成果的人才。

(三)青年英才:具有博士学位,具体分为五个层次。

1.第一层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高水平论文,人文社科类在本学科二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6篇以上。自然科学类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8篇以上,其中SCI二区以上不少于1篇。

②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且人文社科类在本学科二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篇以上,自然科学类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

③获得过二类以上科研奖励(三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或二类以上教学奖励(二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

④经学校综合评定达到上述业绩成果的人才。

2.第二层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出站博士后。

②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高水平论文,人文社科类在本学科二类以上期刊发表5篇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7篇学术论文,其中SCI三区以上不少于2篇。

③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且人文社科类在本学科二类以上期刊发表3篇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4篇学术论文。

④经学校综合评定达到上述业绩成果的人才。

3.第三层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高水平论文,人文社科类在本学科二类以上期刊发表4篇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6篇学术论文,其中SCI三区以上不少于1篇。

②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且人文社科类在本学科二类以上期刊发表2篇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3篇学术论文。

③经学校综合评定达到上述业绩成果的人才。

4.第四层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高水平论文,人文社科类在本学科二类以上期刊发表2篇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3篇学术论文。

②经学校综合评定达到上述业绩成果的人才。

5.第五层次:

不满足上述四个层次的其他博士人才。

上述业绩成果须以近五年为主,论文、项目、获奖及影响因子分区主要依据《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皖教人[2016]1号)设定的标准执行。公开发表的论文须具有“CN”或“ISSN”刊号,不含共同第一作者。博士在读期间论文署名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本人为第二作者的,在兑现人才待遇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考虑。
五、招聘条件
招聘对象为符合招聘岗位条件的人员,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博士年龄须在40周岁以下,即“1984年1月1日(含)后出生”。对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副高),年龄须在45周岁以下,即“1979年1月1日(含)后出生”。具备正高职称人员年龄须在50周岁以下,即“1974年1月1日(含)后出生”。业绩条件突出者,经学校集体研究后,年龄可适当放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一)不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人员;

(二)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

(三)现役军人;

(四)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因违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被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五)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六)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尚在最低服务年限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报考者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形的岗位。
六、招聘程序
(一)报名

应聘者采取网上报名。应聘人员须提供的自荐材料:下载并填写《铜陵学院应聘人员简明情况表》(附件下载),附学历学位证书、主要业绩成果、身份证复印件。自荐材料电子版发送至zp10383@邮箱。邮件主题格式:姓名+学历(专业或职称)+应聘部门名称 。自荐材料须客观真实,不得弄虚作假。【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我校招聘的高层次人才,不受报名时间的限制,常年招聘。

(二)资格审查

对应聘者所投递的自荐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学校人事处和各用人院部主要审查应聘者的应聘资格,包括年龄、专业、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业绩成果以及相关证书等材料。资格审查通过后,以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应聘者参加考核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资格审查贯穿于招聘工作全过程,如招聘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随时取消应聘资格或予以解聘。

(三)考核考试

由各院部组成高层次人才引进考核小组负责对应聘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成员不少于7人,包括院部党政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和相关学科专家。院部纪检人员须全程参与监督。引进高层次人才可简化考核程序,教授(正高)进行面试,博士进行试讲和面试。对应聘者可进行线上考核。院部对应聘者进行考核的有关材料须整理完善后归档备查。

应聘教授(正高)岗位的,面试成绩占综合成绩的100%,面试结束后,考核组现场评议打分并给出最终成绩。应聘博士、博士学位副教授(副高)及副教授(副高)岗位的,试讲占综合成绩的70%,面试占综合成绩的30%,考核组现场评议进行综合打分并给出最终成绩。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成绩计算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总成绩不得低于75分。考核结束后,根据招聘计划数和应聘人员最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比例等额确定进入体检、考察对象。

(四)体检考察

1.体检工作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3]208号)等有关规定执行。学校人事处通知相关体检人选到学校指定的三甲医院进行体检,并符合省级主管部门规定的体检标准。应聘人员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体检的,学校可取消其体检资格。

2.体检合格人员填写《铜陵学院拟聘用人员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个人信息表》(在人事处网页下载专区-师德师风栏下载)。相关教学院部党委(党总支)对拟聘用人员在原学习或工作单位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进行考察,填写《铜陵学院拟聘用人员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察表》(在人事处网页下载专区-师德师风栏下载)。党委教师工作部对二级党组织的考察程序和考察结论进行复核,形成考察意见。

考察工作根据拟聘用岗位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岗位匹配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习工作和报考期间的表现,同时要核实考察对象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提供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具有报考回避的情形等方面的情况。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7]24号)等文件精神,考察结束时考察对象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的,考察环节不予合格。

(五)公示

对经学校研究审定的体检考察合格的拟聘用人选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在体检、考察、公示等环节中,对体检不合格、考察不合格、个人放弃等出现缺额的,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在同岗位应聘人员中依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只能递补一次。

(六)签订协议

经公示无异议或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由学校按照规定将有关材料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理有关聘用手续。对违反公开招聘规定或未能在2024年12月31日前提供招聘岗位所要求的相应层次的学历、学位等证书的报考人员,取消其聘用资格。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聘用制,须与招聘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并按规定实行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七、有关事宜
保密、监督等事项:招聘工作按人事考试规则和保密、回避等规定负责组织实施,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并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本公告由铜陵学院人事处负责解释。

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翠湖四路1335号铜陵学院人事处

联系人:曹老师侯老师吴老师

人事处电话:0562-5881080、0562-5881979

纪检电话:0562-5881977

邮政编码:244061

网址:rs***.cn[点击查看]

E―mail:zp10383@

特别提醒:我校2024年招聘不收任何费用(除拟聘用人员违约外),请广大应聘者注意,以防受骗上当。




附件:2024年度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汇总表

序号招聘单位岗位名称拟聘人数岗位所需学科专业备注

学科专业学历学位年龄其他

1 会计学院 专业技术岗 8 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能够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2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技术岗 8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应用经济学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3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技术岗 6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4 金融学院 专业技术岗 7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5 经济学院 专业技术岗 7 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6 外国语学院 专业技术岗 5 文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和哲学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若博士期间一级学科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必须是英语类专业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7 法学院 专业技术岗 5 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或历史学、管理学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政治学或历史学须有法学或社会学研究成果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8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专业技术岗 7 新闻传播学、艺术设计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国(境)外毕业生可为相关专业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9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专业技术岗 11 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统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环境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10 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技术岗 9 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11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技术岗 9 机械工程、作物学(作物生产机械化工程)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方向优先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铜基新材料方向,本硕博双一流高校优先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或机器视觉、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控制、机器人方向优先

12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技术岗 8 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建筑学、矿业工程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13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技术岗 6 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同等条件下应届博士优先;须为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14 体育部 专业技术岗 4 体育学或教育学 研究生 博士 40周岁以下 教育学本硕为体育相关专业 其中,教授(正高)年龄须50周岁以下,副教授(副高)年龄须45周岁以下

15 会计学院 专业技术岗 3 会计、审计、财务管理 大学本科 学士 50周岁以下 教授

16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专业技术岗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学本科 学士 50周岁以下 教授

17 金融学院 专业技术岗 2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研究生 硕士 45周岁以下 副教授

18 经济学院 专业技术岗 1 应用经济学 研究生 硕士 45周岁以下 副教授

19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专业技术岗 4 教育学、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 研究生 硕士 45周岁以下 副教授

20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技术岗 1 建筑学 研究生 硕士 45周岁以下 副教授

21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技术岗 1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 硕士 45周岁以下 副教授

22 合计 115

附件下载


《铜陵学院应聘人员简明情况表》.xlsx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登录打开APP 查看全部

上一条:[宁波]宁波牙科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下一条:[重庆]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相关招聘信息:

[安徽]铜陵学院 2024招聘(2024-06-04,其它) [江苏]驴行家户外旅游(江苏)有限公司 年会团建策划(2024-06-04,其它) [四川]石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石棉县教育局 专业技术岗(2024-06-04,其它)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2024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024-06-04,北京) [广东]广州新华学院 2024招聘(2024-06-04,广州 其它) [安徽]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 2024招聘专科PI|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财务管理专家|信息化管理专家(2024-06-04,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