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高校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高校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深圳]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职位:2024招聘博士后
发布时间:2024-11-22
工作地点:深圳
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
职位类型:全职
专业标签:生物科学 统计学 外国文学 建筑学 环境科学
职位描述
深圳985招聘博士后 |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2024年招聘博士后
共计20个岗位,招 若干人
发布时间:2024-11-19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工作地点:深圳
一、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位于深圳市光明区,是中山大学在深圳校区建设的医科学院,与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两个平行独立的学院,在招生、毕业等人才培养方面以及人才聘用等方面,均遵循中山大学的统一要求。
作为一个年轻的学院,学科建设将传统公卫与新兴公卫融合发展,汇聚了包括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等在内的传统公共卫生二级学科,还包括了传染病病防控、生物安全、生物信息学、病原结构生物学、免疫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学院青年人才荟萃、朝气蓬勃、合作互助,研究氛围自由开放,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丰硕。学院长年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后,入站后的博士后除了可以依托中山大学各个科研平台开展工作,还可申请并获得深圳市各类颇有力度的人才配套或科研基金支持。
二、合作导师
1. 钱军教授(qianj9@)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华南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筹)主任。广东省杰出人才,全军拔尖人才,国家四个部委生物安全专家委委员(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卫健委、教育部)。从事高致病性病原与生物安全研究,获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授权专利22项。代表性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Medicine上。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科技创新专项项目等。
详见:ph***.cn[点击查看]
zs***.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病原微生物识别鉴定及感染与传播机制研究;
2.病原微生物变异进化及其与宿主互作效应研究;
3.新型疫苗及生物安全技术产品研究。
2. 舒跃龙教授 (shuylong@)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讲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迄今,作为项目负责人共主持国际国内科研课题2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NEJM、Lancet、JID、JV、EID等主流国际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13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超过1000次。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流感病毒分子进化、跨种传播及致病机制研究;
2.流感新型疫苗及诊断方法研究;
3.新发传染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3. 杨燕教授(yangyan3@)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院长,广东省营养转化工程中心主任。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同时还主持广州市科创委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深圳市科技计划基金项目和横向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80多篇,包括Cir Res、EclinicalMedicine、Redox Biology、EBioMedicine、Carbohydrate Polymers等。参编多部国际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与专著,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函评及二审评委等。研究团队已经成功培养并出站博士后2名,年度考核均为优秀。目前在站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6名,在读硕士生12名。欢迎具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和食品科学、生物信息学等背景的博士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营养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防治的基础、流行病学研究
2、血小板病理生理学及其相关疾病的营养防治研究
3、营养与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基础、流行病学研究
4、植物化学物的研发、应用与转化研究
4. 杜向军教授(duxj9@)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高性能计算公共平台(深圳校区)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信息学专委会及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委员。科研目标是解析传染病产生、流行、传播及致病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升人类面对传染病威胁主动性,实现传染病定量解析,指导精准防治。研究方向聚焦传染病计算系统生物学,开展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侧重综合运用统计学习、理论建模以及高通量实验技术等手段,整合从微观到宏观的多维异质信息,定量研究多种系统因素与传染病的产生、演化、传播、感染免疫以及致病的复杂关系,揭示并定量描述背后隐藏规律及其机制,指导传染病日常监测、预警、防控与治疗。代表性成果以第一或通讯先后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先后承担传染病相关国自然面上及重点国际合作、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市重大团队在内多项基金。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物信息学/计算与系统生物学
2. 传染病分子演化与传播规律解析、理论建模与预测预警
3. 感染免疫系统生物学研究以及公共卫生与医学大数据深度挖掘
5. 陈耀庆教授 (chenyaoqing@)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院长,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基础研究专业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杰出青年,深圳市免疫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体药物以及新型疫苗设计。通过人单抗高通量筛选平台研究病毒感染后的体液免疫应答,利用反向疫苗学,为疫苗免疫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国自然重大研发计划培育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等多个国家省市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于Cell、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Nature Comm.、Emerg. Microbes Infect.、Cell. Mol. Immunol.等专业学术期刊。博士后申请人可为生命科学或医学相关领域研究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学,生科相关,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微生物等领域的博士毕业生。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广谱流感疫苗的研发
2. 广谱新冠黏膜疫苗的研发
3. 治疗性人单抗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4. B细胞免疫应答机制及BCR组库进化
6. 孙彩军教授 (suncaijun@)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中青年杰出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艾滋病、流感等新发传染病防控策略研究(疫苗创新技术研发及抗病毒药物靶点发现)。兼任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疫苗基础研究专委会常务委员等。在Advanced Science, PLoS Pathogens, J Infection,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等期刊发表80余篇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5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担任Viruses,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Microbes & Immunity等期刊编委(Editorial Board)。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艾滋、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防控技术研发 (新型疫苗、艾滋病功能治愈)
2. 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 (天然免疫抗病毒机制,广谱抗病毒药物靶点发现)
3. 疫苗流行病学研究(疫苗犹豫、接种行为等)
7. 孙力涛教授 (sunlt@)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中青年杰出人才;F1000 Associate Member,主要对药物及疫苗开发领域,尤其是生物大分子和配体相互作用等作出评价;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生物物理学会委员;Front Physio、Front Neurosci等杂志Guest Associate Editor;作为独立审稿人,审稿了10多个杂志的200 篇文章,包括 Nat Commun、Trends Mol Med、Cancer Research、Neurology、Science Bulletin、Brief Bioinform等。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杰出青年项目等多个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重点项目、稳定支持项目、新冠攻关项目等。在Nature、Nat Immunol、Nat Struct Mol Biol、Cell Res、Nat Commun、PNAS、JACS等杂志发表论文超过4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18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病原的感染与免疫
2. 蛋白质翻译、翻译后修饰及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
3. 氨酰tRNA合成酶相关功能的研究
8. 李秀红教授(lixh@)
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和其他各类项目十几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第一和通讯70多篇。参编教材10多部,申请专利多项。主持的 汉语发育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神经心理特征和脑机制之独特性研究 获第二届(2017年)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在国家和省级多个学术专委会担任职务。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学习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症等神经发育障碍类儿童的神经脑机制和病因
2. 儿童情绪障碍的病因和筛查体系建立
3. 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4. 婴幼儿追赶生长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9. 方强林教授 (fangqlin3@)
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致力于运用冷冻电镜、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研究噬菌体病毒颗粒的组装机理,以及噬菌体感染细菌过程中关键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超微结构;在利用结构生物学手段揭示噬菌体组装及其与细菌相互作用分子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蛋白质设计技术改造噬菌体病毒颗粒或噬菌体蛋白,开发可以替代抗生素对抗耐药菌(如结核分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的新型噬菌体制剂、基于噬菌体衣壳的基因递送载体以及基于噬菌体衣壳的疫苗。已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包括Scienc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目前团队包括4名博士,11名硕士。招聘博士后可为免疫学、病毒学、生物信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或结构生物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博士毕业生。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噬菌体组装及其与细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2.可以替代抗生素对抗耐药菌的新型噬菌体制剂开发
3.基于噬菌体衣壳的基因递送载体以及疫苗开发
10. 杨崇广教授(yangchg9@)
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研究方向为传染病基因组流行病学和系统流行病学。综合运用病原生物学,基因组学,空间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和传统流行病学等交叉学科,从事结核病(菌)传播和异质性研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播散和演化机制研究,同时评估其对疾病诊疗和传染病防控的作用。主持包括国自然,NIH-CTSA等国内外多个基金项目。已发表SCI文章30余篇,包括发表在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PNAS等国际期刊。目前团队包括3名博士,7名硕士。招聘博士后可为分子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或传染病模型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博士毕业生。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传染病系统流行病学
2. 结核病传播模式及其异质性
3. 病原菌耐药及其流行、演化机制
4. 传染病防控策略与预警预测
11. 向建帮副教授/青年研究员(xiangjb@)
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中国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青委会委员。主要从事环境暴露与主动健康技术领域的研究,包括穿戴传感、环境与大脑健康、疾病负担、健康建筑等方面。课题组通过开发穿戴式个体环境暴露与生理参数监测设备,结合环境流病队列及组学方法,研究多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新污染物、微生物、光、声、温湿度等)对人群大脑健康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评估相关环境因素造成大脑健康相关疾病的负担和经济损失,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通过营造室内环境开发具有大脑健康促进功能的健康建筑环境。目前主持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启动项目、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团队项目课题、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等。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Lancet、JAMA Intern. Med.、Environ. Int.、Environ. Sci. Technol.等。
博士后申请人可为医学、环境或工程相关领域研究背景的博士毕业生。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环境与生理穿戴式传感设备研发与应用
2.环境暴露组对大脑健康相关疾病作用机制
3.疾病负担评估
4.健康建筑环境营造
12. 刘斯洋副教授 (liusy99@)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引进人才。博士毕业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长期专注人类群体基因组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擅长使用已有的遗传与进化的理论或通过开发新的生物信息学方法来解析人类群体基因组的遗传与演化特征,探索疾病的分子病因与发病机制,建立个体与人群疾病预警与干预模型。迄今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NSFC)、丹麦创新基金(Innovationsfonden)等4项科研项目,总经费约660余万。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Nature,Blood,Nature Communication等生命科学领域发表多篇论文。 目前团队包括2名博士,3名硕士。招聘博士后可为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学,预防医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博士毕业生。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流行病学
2.人类疾病的遗传基础与演化规律
3.复杂疾病的分子病因模型与精准防治
13. 战义强副教授 (zhanyq8@)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引进人才,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独立PI,神经流行病学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本科、硕士和博士分别就读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曾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7)和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端粒研究网络先锋奖(2021)。主持神经流行病学等课题研究经费125万欧元。主要从事衰老、老年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流行病学的病因学研究工作,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Am J Epi, Eur J Epi, JAMA Neurology, Annals of Neurology, Circulation Research, Heart等杂志,被引1000余次。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端粒和生物学衰老
2.神经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学
3.生存分析统计方法
14. 蒋红兵副教授 (jianghb8@)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 B类候选人才,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引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独特感染模式生物线虫的新病毒研究模型以探究从线虫到高等生物进化保守的宿主-病毒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利用该模型已发现多个新型宿主-病毒交互机制,其中包括TNK2-NCK1-WASL促病毒感染通路,HIP1/HIP1R促病毒感染因子以及TUT4/7抗病毒先天免疫新机制等。同时,利用宏基因组学及分子病毒学研究传染病的病原生物学,已发现多个导致小儿腹泻的新型星状病毒MLB和VA等并确立了MLB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特征。相关文章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在PNAS,eLIFE,mBio,NSMB和JVI等国际期刊上。目前团队包括了2名博士和4名硕士。博士后申请人应具有生命科学或基础医学相关领域研究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学,病毒学,基因组学、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模式生物研究宿主-病原交互机制(病毒学,先天免疫,功能基因组学及
遗传学等)
2.传染病的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病毒学,血清流行病学及宏基因组学等)
15. 周继昌副教授(zhoujch8@)
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领域的教研工作,兼任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分会常务委员。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迄今主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4项,参编中、外文专著6部,参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曾在J Nutr, Free Radic Biol Med等期刊发表硒、维生素D与代谢病方面的研究成果。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微量营养素代谢与健康
2. 营养遗传互作与疾病风险
3. 食源性危害因子鉴定与控制
16. 陆少游副教授 (lushy23@)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引进人才。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物暴露与健康研究工作。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国际环境科学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SCI论文40篇,担任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新型有机污染物人体暴露及早期健康效应
2. 食品污染物风险评估
17.孟荟萃副教授(menghc@)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引进人才,营养与食品安全教研室主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营养科学博士,塔夫茨大学Jean Mayer美国农业部老年营养研究中心博士后。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通讯或第一作者身份在Am J Clin Nutr、J Clin Endocrinol Metab、Mol Nutr Food Res、Front Immunol和Food Funct等期刊发表论文20篇。此外,担任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编辑委员会成员,为超过20个期刊担任审稿人。担任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分会委员、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深圳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健康促进协会主动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膳食营养、益生菌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防治
2.营养免疫
3.功能性碳水化合物与健康
18. 罗欢乐副教授 (luohle@)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引进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成员,近年来共获得10项基金的资助,目前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深圳市面上项目,并以参与课题单位负责人或核心成员参加了两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其它省市项目。近年来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PLOS Pathogens, Journal of Virology, 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博士后申请人可为生命科学或医学相关领域研究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学,病毒学,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微生物等领域的博士毕业生。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新发突发病原致病机理
2. 疫苗研发
3. 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
19. 田德朝副教授 (tiandch@)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引进人才,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统计与应用概率学院,在美国CMU计算生物学院Jian Ma教授课题组接受博士后培训。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一项(数理科学部,2023-2026)和广东省面上项目一项(数理科学部,2022-2024),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深圳市可持续发展项目。在Genome Research和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计算生物学主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指导课题组硕士研究生在RECOMB 2022 会议做20分钟口头报告。博士后申请人为计算相关的博士毕业生,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生物信息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面向高维复杂三维基因组学数据的统计方法开发与应用
2. 深度学习模型在单细胞组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3. 揭示三维基因组结构在健康与疾病中的关键生物功能
20.邢雨晗,副教授(xingyh8@)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引进人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人才培养计划优秀青年。香港中文大学内科科学博士,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儿科学系博士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一等理学硕士(MSc with Distinction),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哮喘与呼吸疾病研究中心(Asthma & Airway Disease Research Center)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儿科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免疫学及临床研究,力求为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推动预防医学精准化。近五年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大类1区顶刊8篇,2区顶刊1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2篇,累计被引千余次,发表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Allergy、eClinicalMedicine等国际知名期刊。研究成果多次被国际学术大会选为口头报告,并获得来自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EAACI)、国际儿科肺病学大会(CIPP)、亚太儿科过敏、呼吸和免疫学学会(APAPARI)等授予的多项奖励。长期担任JAMA Network Open、BMC Medicine、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等十余家医学SCI期刊审稿人。目前主持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启动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详见ph***.cn[点击查看]
研究方向:
1. 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环境保护机制;
2.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
3. 孕期暴露与出生结局的母婴队列研究。
三、招聘要求
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国内外优秀博士。根据不同人才计划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同时可缴纳深圳社保,享受深圳博士后相关政策。
四、联系方式
有意应聘者可将个人简历直接发送到意向导师邮箱,或发送到刘老师邮箱liun78@。【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此招聘长期有效,欢迎有志青年加盟,相约深圳,共创未来!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上一条:[深圳]深圳高新投博士后工作站
相关招聘信息: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2025招聘(2024-11-22,上海) [上海]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博士后(2024-11-22,上海) [深圳]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2024招聘博士后(2024-11-22,深圳 其它) [湖南]长沙理工大学 2024招聘(2024-11-22,其它) [湖南]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陈志明课题组 科研助理|优秀博士|博士后(2024-11-22,其它) [深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中心於邱黎阳课题组 博士后(2024-11-22,深圳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