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高校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高校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广东]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前沿交叉学域医用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团队

职位:2025招聘
发布时间:2025-04-07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
职位类型:全职
专业标签:基础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 临床医学 护理学 口腔医学 中医学 药学 中药学
职位描述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前沿交叉学域医用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团队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

共计6个岗位,招 若干人

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2025-04-03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所属省份:
广东

工作地点:
珠海

报名方式:
其他

栏目分类:
高校招聘广东高校

需求学科(供参考):
人工智能专业未分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

公告详情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是北京理工大学按照 高起点、高水平、强特色 办学标准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的 双一流 、极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特区,对外统称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设有海洋科技、空天信息、能源交通、前沿交叉和社会科学五大学域,以落地团队为基础,强化学科交叉,支撑建设一流学科。

前沿交叉学域紧密锚定国家 健康中国 战略以及大湾区医工融合发展的重大需求,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区域医工融合发展,以生物医学工程等核心学科为依托,结合仪器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药学和机器人工程等学科方向开展建设。学域重点面向生物医疗系统和健康工程等应用领域,通过医工融合的大交叉,催生一流新兴学科,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突破,培育顶尖医学工程学院,建设一流医工类学科;聚焦发挥理工科技服务临床医学的能力和优势,培养医学技术创新领军领导型人才,赋能高水平一流大学校区发展和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一、团队简介

医用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团队聚焦于智能医疗机器人与生物医学微机器人领域,面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人民生命健康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关键技术攻关、跨学科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实验室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核心,推动医疗技术革新与区域产业升级,打造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化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研究平台。

医用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团队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专家段星光教授领衔,汇聚了一批来自全球医疗机器人、微纳机器人领域顶尖团队的优秀人才。团队长期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等开展深度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福田敏男教授、IEEEFellow新井健生教授等共同培养了一批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留校任教。福田敏男教授是国际公认的机器人领域权威,是生物医学微纳操作机器人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被称为 微纳机器人之父 。他曾先后担任IEEE亚太区主席、IEEE第十领域主席、IEEE总主席,荣获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最高奖 终身成就奖 、中国政府 友谊奖 等。新井健生教授是微纳操作机器人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国际自动化与机器人建设联合会创始主席,是日本机械工程领域两项最高奖项 Funai奖 和 日本机械学会终身成就奖 得主,荣获北京市 长城友谊奖 。通过与海内外智能机器人领域权威机构的广泛合作,团队已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化育人体系,为持续产出高水平成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保障。

团队承担了三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至今,团队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相关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医疗机器人领域,并获得了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团队依托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 全国重点实验室, 仿生机器人与系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优势资源,在珠海校区建设医用机器人与微系统科研平台,致力于打造一支聚焦于医用机器人领域前沿性与战略性研究的创新团队。团队瞄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领域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重点布局四大方向。

医用机器人微系统

(一)智能医疗机器人

针对微创外科手术的复杂操作需求,研发新型手术机器人灵巧机构,提升手术操作的灵活性、精准性和稳定性,开发智能人机协同控制算法与自主任务执行算法,提高医疗领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进程,推动机器人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助力提升我国医疗健康水平。

新型灵巧机构设计与创成

人机智能交互与协同控制

医疗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

(二)医学图像与环境理解

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针对医学图像的自动化分析和处理方法,从多模态医学图像中提取有用的解剖结构或病变信息,研究术中实时操作区域与术前影像动态配准,为手术操作提供可视化指导,提升医疗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智能感知与决策能力。

多模态影像配准与融合

智能手术规划与导航

术区三维重建与深度估计

(三)仿生感知与微纳操作

探究环境感知多模态仿生微机器人结构创成方法,开发微机器人 人-机-环 协调控制技术,为新一代仿生微纳机器人在封闭***环境中作业开辟新的思路,为重大疾病诊疗与体内靶向作业提供新途径。

生物混合微机器人一体化创成

多源融合感知下 人-机-环 协调控制

多机器人跨尺度协同灵巧操作

(四)微纳感知与无创医疗

设计智能化微纳机器人,探索实时定位跟踪与精准场控集成化技术,利用一体化的传感、存储集成系统实现微纳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对环境信号的自主反馈,建立微纳机器人体内实时定位跟踪方法体系。

智能化微纳机器人制造

多功能感存算一体化集成

无源无线信号采集与处理

二、团队领军人才

段星光,北京理工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机器人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技部 十三五 、 十四五 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计划总体专家组专家,指南编制专家;澳门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计划指南编制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专项与项目首席、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副会长;中国救援协会影像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人工智能和医用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委会委员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SAC/TC591)委员,IEEE/ASME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智能装备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分会常务委员等。长期从事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科研工作,医疗机器人、特种与服务机器人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二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专利六十余项,出版译著《医疗机器人》,参与技术标准制修订多项;获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

三、招聘方向

(一)智能医疗机器人

(二)医学图像与环境理解

(三)仿生感知与微纳操作

(四)微纳感知与无创医疗

四、招聘岗位

全面实行 预长专 人事聘用制度,包括预聘助理教授、预聘副教授、准聘教授、长聘教授、特聘教授、杰出教授/讲席教授岗位。申请人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恪守高校教师师德行为规范等职业道德规范。具体条件如下:

(一)杰出教授/讲席教授

国际重要学术奖项获得者、两院院士、海外著名高校讲席教授等;在校区重点建设学科领域取得系统性、突破性成就,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广泛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

(二)特聘教授

学术造诣高深,在其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重要学术成就,具有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能够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的学术领军人才。

(三)长聘教授

创新发展潜力大,在其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突出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带头人。

(四)准聘教授

(1)年龄条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2)教育和工作资历条件:应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原则上有3年(连续36个月)及以上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等工作经历,在海外知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者,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

(3)学术水平条件:已取得一定学术成绩的优秀青年人才;已在其研究领域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学术成果,具有独立发展学术方向的能力和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

(五)预聘副教授

(1)年龄条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2)教育和工作资历条件:应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一般应具有不少于2年的科研工作经历;国内博士后,近五年须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历。

(3)学术水平条件: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创新构想,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

(六)预聘助理教授

(1)年龄条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2周岁。

(2)教育和工作资历条件:应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一般应具有不少于2年的科研工作经历;国内博士后,近五年须有独立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经历;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海外高校的优秀应届博士可择优录取。

(3)学术水平条件: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创新构想,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

五、福利待遇

(一)薪酬待遇

(1)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对于高端领军人才或业绩特别突出的青年拔尖人才可一事一议;

(2)享受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科研支撑

(1)根据不同岗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40-300万元;

(2)全方位帮扶人才,支持申请各类人才项目、基金资助,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强化全周期人才成长支持机制;

(3)学校提供重大基础研究平台、重大应用研究实施平台、多学科交叉融合及前沿创新研究平台、科研成果孵化平台等优质的科研平台资源;

(4)提供科研办公用房;

(5)提供博士生、硕士生等专项指标。

(三)福利保障

(1)享受人才公寓或住房补贴等住房保障;

(2)协助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符合条件者可享受落户、安居、社保、医疗、出行、出入境等多项优惠政策;

(3)配套有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珠海),全力满足教职工子女小学及初中阶段入学需求;

(4)学校设有专人负责人才服务工作,为各类人才落实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人才配套服务。

(四)发展前景

珠海校区开启 双一流 全日制本硕博招生,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朝着一流大学校区建设目标奋勇前进。崭新蓝图、全新机遇,为各类人才圆梦湾区提供广阔平台。

(注:以上福利待遇供参考,具体以学校最新正式文件和合同为准)

六、联系我们

请应聘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长按识别,填写人才信息登记表。同时将个人详细简历(含教育与工作经历、研究方向、学术成果等)发送至团队邮箱:qianchao@或jingzhao@,并抄送校区人才办邮箱:rcb@,请将邮件标题命名为 2025年医用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团队应聘+姓名 ,可同时附上其他成果证明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前沿交叉学域

团队联系电话:15501086971(钱老师)或15201145510(赵老师)

学域联系电话:+86-756-3835006(吴老师)

诚邀全球英才依托我校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招聘信息长期有效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zh***.cn[点击查看]

登录打开APP 查看全部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重庆]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小学校

相关招聘信息:

[广东]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前沿交叉学域医用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团队 2025招聘(2025-04-07,其它) [福建]邵武开放大学 2025招聘(2025-04-07,其它) [福建]中共光泽县委党校 2025招聘(2025-04-07,其它) [福建]中共南平市延平区委党校 2025招聘(2025-04-07,其它) [福建]中共松溪县委党校 2025招聘(2025-04-07,其它) [江苏]亚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策划经理|产品规划经理|储备干部|医药代表(2025-04-07,其它)